第四百八十七章 、破产的大虞 (2/6)
同样是卖粮,肯定是优先批发给熟人。
商人都是精明的主,好不容易搭上了关系,可不会因小失大。
京中其他家族,就没这种优势了。
在朝堂上执掌大权的还好,大虞朝廷再怎么财政困难,从来都不会亏待在职的官员。
手中的权力,决定他们的收入。
纵使家中产业收入锐减,凭借官职捞来的钱粮,也足以支撑一家人的开销。
真正受冲击的,还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利,丧失话语权的倒霉蛋。
表面上看起来地位尊贵,实际上早就远离政治中心。
如果不是祖辈留下的人脉庇护,他们早就沦为肥羊,被各方饿狼给瓜分掉。
有点成算的,早就安排优秀子弟出仕,以期重新回到政治中心。
纵使没有爬上去,多几名子弟在朝为官,也能多几份收入。
在大虞朝,最好的职业就是做官。
大宗商业活动,全都是依附在权力之下进行的。
李牧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京中担任千户的时候,只敢捣鼓几个商铺,外加几个远郊的庄子。
到了扬州任职时,就打上矿山的主意。
入主安南之后,成为一方诸侯后,更是质的飞跃。
只要他愿意,大虞朝最赚钱的买卖,都能掺和一手。
“其他问题都好说,谋取差事的事,你可别答应。
如果真有能力的话,早些年就被推了出去,拖到现在这种时候明显是饿急了。
举荐他们出仕,那就是祸国殃民。”
李牧开口提醒道。
莫不过交情,伸手帮一把,在勋贵圈子里是常态。
在一些眼皮子浅的人看来,举荐为官也就动动嘴的事情,只要不是借钱都好商量。
到了李牧这里,情况恰恰相反。
借钱的事情,反而好商量。
纵使未来还不上,多几个老赖债主,那也无伤大雅。
反倒是举荐出仕,必须要慎重。
每一次举荐,代表的都是汉水侯府。
这些人在官场上闯出祸来,侯府就有义务负责善后。
尽管以李牧现在的地位,没人敢揪着不放,但私底下肯定会骂娘。
积攒名声不易,可不能这么轻易让人败坏掉。
真要是想获得侯府提携,那就自己到安南这边来,通过考验之后,李牧自然会给机会。
“夫君,你就放心好了,妾身没那么傻。
京中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