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迁之谋 (2/6)
nbsp; 可吕凌风没得选择,他这户部尚书必须优先保证,大虞财政不崩溃。
其他的可以假装不知道,但前线官兵的军饷钱粮,必须优先保障。
京中官员的俸禄,也要想办法发放下去。
没有南方输入的钱粮,北方高昂的物价,能直接把朝廷拖垮。
“吕尚书,老夫怎么听说,户部采购的不是粮食,而是一船又一船的糠啊!”
威远侯似笑非笑的话,让文渊阁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民间普通百姓吃糠,大家习以为常,可给前线官兵的军粮也发糠,那是会出大事的。
为了军饷钱粮的问题,前些日子九边之地,刚闹了一次。
现在这么糊弄,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侯爷的消息就是灵通,户部采购的粮食中,确实有一批糠。
不过这不是我户部渎职,而是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吕凌风坦言承认道。
事实上,无论是漕运、海运,还是粮食采购,都绕不开一个群体——江南士绅。
这个群体掌控着大虞朝最多的海船,垄断着东南粮食贸易的大部分份额。
为了给朝廷施压,连堵塞运河的事情都干了,自然不会帮朝廷解围。
江南的大粮商们囤积居奇,敢顶着士绅大族压力,向北疆输送粮食的只剩下一个汉水侯府。
别看最近几年输入安南都护府的人口多,但人均粮食产量,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尤其是移民南洋地区后,很多地区看起来土地肥沃,但架不住雨水太多。
当地土著不喜欢种植粮食,一方面是岛上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则是洪涝灾害太多。
老天爷不给面子,粮食减产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都护府衙门的组织下,移民们正忙着兴修水利工程。
搞基建工程,粮食消耗肯定少不了。
以至于安南都护府,每年出口的粮食,都只有那么几百万石,其中八成都是杂粮。
听起来数字巨大,实际上光一个京师的消耗,都不止这个数字。
运送到前线的话,光路上就得消耗七八成。
粮食不够,那就只能寻找替代品。
“户部买不到粮食,难道有人囤积居奇?”
威远侯神色凝重的询问道。
户部都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民间的情况还得了。
现在的北方各省,已经狼烟四起。
朝廷没有第一时间派兵镇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粮。
剿灭叛军容易,要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却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