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震撼的数据 (2/6)
事实上,此前针对晋商集团的清洗计划,也有打击辽东镇的意思。
晋商能够在边关做走私买卖,没有守军将领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按照勋贵集团之前的计划,在收拾晋商集团的同时,搂草打兔子一并把辽东镇给牵连进去。
到了那一步,辽东将门想不屈服都不行。
没了走私贸易的收入,辽东军的全部一应开销,全部都要依赖朝廷拨款。
朝廷甚至不需要故意针对,依旧按之前的标准划拨钱粮,辽东将门都养不活现在这么多军队。
太上皇北伐失败后,朝廷终止了对晋商的清洗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忌惮辽东将门。
在朝廷实力大损的情况下,把人给逼急了,万一晋商集团和辽东将门联手作乱,引北虏入关,政治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无法硬上,不等于无法谋划。
朝廷坐拥大义的优势,先天上就占据优势。
辽东镇内部,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辽东那么多将门,也不是谁都愿意屈居在施家之下。
收买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给用上,总会有人愿意和朝廷合作。
计划没能展开,主要是文官集团不配合。
一家独大,不是皇帝和文官集团想要看到的。
辽东镇再怎么讨厌,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勋贵系。
皇帝年幼,暂时无法发挥作用。
倘若没有了制衡,让勋贵系完全掌控了军队,文官集团将丧失对朝堂的掌控。
他们五人既是政治盟友,同样也是竞争对手。大家都有各自的底线,不允许对方越界。
……
永安府,安南都护衙门。
“算算时间,北方的灾情,早该结束了。
怎么我们接收的难民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啊?”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户籍名册,李牧忍不住询问道。
天灾确实会产生许多难民,但通常都是灾情爆发的那一波。
有点儿家底,扛住了前期阶段,后续局势就会好转。
土地是需要有人耕种的,地主老爷不会让雇户长工们全跑光了。
一旦大水退去,局势恢复稳定,就会组织生产自救。
为了安抚人心,完成一轮土地兼并的士绅们,也会象征性的拿出一些粮食赈灾。
然后打着共渡难关的旗号,放一笔高利贷给百姓,提前锁定来年的粮食收成。
“侯爷,北方大地最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许多地方经济都濒临崩溃。
大水之后,破产的不光是自耕农,就连一些小地主也没扛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