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其势已成 (5/6)
sp;细究的话,无非是顺势多拿了一些土地。
衙役征粮都要多收几斗,堂堂安南都护府多拿走点儿土地,又能怎么啦!
谁要是有意见不服,可以去现场查看。
丢城失地,这种不光彩的事,朝廷不可能详细记录。
为了掩盖自己的责任,主张放弃旧港的官员,恨不得抹去旧港宣抚司存在的所有证据。
到了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旧港的具体位置在哪儿,管辖面积有多大,早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如果实力足够的话,把印度洋也划入旧港宣府司的辖区,也能找出法理依据来。
没有办法,谁让向大虞朝贡过的国家多呢!
在朝贡体系下,宗主国对藩属国是有管辖权的。
作为安南都护,理论上李牧拥有代替皇帝,监管南方一众藩属国的权力。
当年建立安南都护府时,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一幕。
在朝廷看来,能够把交趾消化掉,就算不错了。
具体的权力划分上,定义非常模糊。
既然没有明确标准,李牧自然是尽可能把权力往大了解读。
出兵讨伐不臣,废立藩属国国王,撤销藩属国,都被李牧强行定义到他的职权范围内。
朝廷若是有意见,那就慢慢扯皮。
授权是皇帝给的,内阁盖了大印,流程完全合法合规。
皇帝变成了太上皇,也不影响当初政令的效力。
想要撤销,那就让太上皇下旨。
毫无疑问,在政治上这是不被允许的。
废掉的皇帝,如果重新参与政务决策,释放的政治信号可是能要人命的。
万一有政治投机者,趁机和太上皇勾搭起来,伺机在京中发动政变,大家哭都来不及。
“学生,遵命!”
……
京师。
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后,五位阁臣终于稳定住了朝中局势。
“诸位阁老,好消息!”
“北虏撤军了!”
兵部尚书罗文博刚说完,众人纷纷凑站立起来,争抢着看战报。
北虏在北方大地上肆虐,内阁也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幸好北虏也有顾虑,没有赖在大虞不走,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好!”
“好!”
“这个祸害终于走了!”
“接下来我们必须尽全力加强长城防线,绝不能给北虏再次南下的机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