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百五十六章、大麻烦 (3/5)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这就是卫所军官学习的教材。

    让所有人都给我背熟了,本将从广州回来,要组织一场考核。

    考核成绩不及格的,本将会让他们后悔!”

    李牧严肃的说道。

    面对一群半文盲将领,他也非常无奈。

    事实上,大虞朝的识字率,在封建王朝中已经算最高的。

    开国初年的时候,朝廷甚至尝试过普及全民教育,建立了社学、县学、府(州)学多级教育体系。

    其中社学,就是建立在乡村的最基础教育机构。

    为了鼓励民间子弟入学,朝廷还做出强制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入学无需考试,招生无名额限制,15岁以下愿意入学的,都可以就读。

    成绩优异者,可入县学。

    理论上来说,人人都有受教育,科举入仕的机会。

    没有任何意外,这一政策在开国初年,得到了落实执行。

    到了后面的执行过程中,就慢慢变了味,脱离了全民教育的初衷。

    最开始拿着沙盘就可以学习,慢慢要求学生购买教材、笔墨纸砚,学费随之增长。

    教材也从简单易懂的《三字经》、《千字文》儿童启蒙读物,变成了高大上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社学老师,同样是良莠不齐。

    有认真负责的,但更多都是敷衍了事,忙于自己的科举。

    照本宣科的读几遍,就算完成了任务,想要讲解得加钱。

    廉价教育,很快变成奢侈品,超越了民众负担极限。

    社学制度逐渐变得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私塾兴起。

    在这一过程中,士绅集团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毕竟,全民教育实在是太恐怖了。

    蛋糕一共就这么大,所有人都加入竞争,如何能够保证自家子弟能够脱颖而出。

    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他们必须想办法抬高受教育的门槛,把更多的人拦在外面。

    光这些还不够保险,为了保障子孙后代取得更大的优势,书院利益同盟应运而生。

    那些传承多代,进士不绝的文人家族,就是新规则的受益者。

    如果剖析每一科进士的出身,就会发现文人世家出身的进士占比,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

    当然,进士名额有限,想要走这条捷径,也没有那么容易。

    光在圈子里不够,自身学识也要达到平均水准,不能被人一眼看出是水货。

    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得到主考官们略微照顾。

    如果父辈是朝中大员,又满足以上条件,那么基本上就稳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你都重生了,还要吃软饭? 一首无赖,我在披荆斩棘乱杀 万古第一剑 全球异能:开局觉醒紫霄神雷 对弈江山 灭族之夜,大帝的我被后人召唤 醉仙葫 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我在赛博朋克创世纪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后浪
相关推荐:
对弈江山 醉仙葫 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后浪 女相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