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灵界突变两宫欲斗 毒气渐生佳景尚存 (2/4)
头上加了一把力,潮头突然伸出龙爪,竟将那富豪抓了去,掩入水中不见踪影。人群一阵惊呼,四散逃开了。
景灵独自坐在北高峰上,余怒未消。一声轻语传来:“师兄何须如此!世间贪财谋利、不惜山水者众多,亦不能尽数剪除。近来世上恶行渐多,想必那万毒宫已有行动了。”语音未落,风月仙子飘然而至。
景灵道:“西湖尚且如此,何处还有美景!”风月仙子道:“不必颓丧。听说西去三百里,新安江山水独步天下,不妨一观。”景灵叹道:“也罢,且去看看。”二人御风而行。且行且下观山水。下面风景渐佳,一片小山浑圆碧绿,有垂瀑一跌两折,茶园上粘着毛茸茸的雾团。景灵放慢速度,稍感欣慰。
突然看见一绿衣女灵倏然坠入茶园,后面一白衣男灵仗剑赶至,那男灵一怔,左察右看,寻找不到。唯见一丛茶树上正捂着一团白雾,与过往的雾气牵扯几缕,邀其融入,愈加丰盈。
景灵认出前面的女灵是竹灵,后面的男灵是芦灵。此时芦灵似是看准了,一剑向眼前的雾团劈去。那雾团无声而开,又各自滚成一团,只见茶枝抖动,一直延向前方,成一带碧痕。芦灵纵身跟进,前面是一片竹林,那竹灵儿在竹梢间荡了荡,悠悠立于枝头,吹起一支横笛,笛声悠扬,竹林随声俯仰。显见是竹灵到了竹林功力大增,芦灵奈何不得,只得掠身去了。
景灵正感狐疑,风月仙子道:“这两个小鬼在这里闹什么?我看这里山清水秀,想必新安江已是不远了,我们快去罢。”二人加速前行,掠过几座山,新安江就在眼前。
站在江边搭眼一看,却见那山如童,水清泠,墨云慢行空,舟横篙斜矗,白鸟度画屏,黛瓦粉壁一小楼,瑟瑟波光中。景灵点头道:“此乃宋思远、李太白笔下之山水乎?”风月仙子正欲答言,只听得一脆声道:“要不是我,这样的江水就难再有!”二人回头看,却是竹灵来了。就问刚才怎么和芦灵打闹。
竹灵恨恨道:“这新安江本来就由竹、柳点缀,那芦灵却想把芦苇种在江边,你们想想,若白花花的一片,会成什么样子?这里又不是白洋淀!”风月仙子道:“所以你就阻止他了?”竹灵道:“不错,我把他的小芦苇全部拔掉了!”风月仙子笑道:“也难怪他要找你算账。不过新安江里种芦苇,的确不妥。”说罢扭头看着景灵。景灵点点头:“的确不妥。我这就发出讯息给芦灵,叫他不要在这里撒他的小芦苇了。”
风月仙子道:“上次我让你四处查看风月,不知景况如何?”竹灵道:“一言难尽。我与荷灵从金陵到了莞城,又到了碣石州。看了中、南、北三个地方。金陵虽自古为风月佳地,但怨气太重,且有陵气纠缠。莞城为新兴之处,香艳有余,积淀不足,没有金陵十二钗、秦淮八艳之类的佳人。倒是碣石州怪事不少。我正想到西湖找荷灵再去呢,不想碰上芦灵这坏蛋。景长老,你得告诉芦灵这家伙,别让他欺负我,有能耐找万毒宫去!”景灵点头微笑。
风月仙子道:“师兄,那碣石州我曾浏览过,为北方风月要地,高人云集。凡天下有变,必先变风月,我们何不去探访一番?”景灵道:“此言极是。风月为一世盛衰之兆:褒姒一笑,幽王倾国;妲己娇泣,商纣覆亡;贵妃醉酒,大唐不堪;飞燕轻舞,汉室转蓬。”风月仙子点头称是,又向竹灵儿道:“你叫了荷灵儿再去碣石州查看,据我所知,万毒宫的情袤已到了那里,开了一家风情馆,搜罗些女子,不知意欲何为。”竹灵儿应了一声便去了。
很快到了西湖,竹灵儿在湖边上唤到:“荷灵儿!在哪里?”没有答应。只见眼前的荷叶动了一下,竹灵儿“咯”地一笑:“原来藏在这里!”俯身掀起上面的一层荷叶,却见一只青蛙蹲在那里,鼓着两腮,气呼呼地瞪着眼睛。
竹灵儿“呸”了一声,抬头看见一串叶子的抖痕向前延伸,就要追去,不料后颈上洒了几滴凉凉的水珠,回头看,荷灵儿正在自己身后,擎着一枚荷叶轻轻吹嘘呢。遂嗔道:“鬼丫头,到处找你不着,你还闹。”
荷灵儿道:“我还难找?那次我去莫干山找你,害得我在竹林里绕了半天,你忘了?”竹灵道:“别说废话了。风月仙子姐姐又催促,要我们继续去查看风月。”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