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锦绣大道步步白骨 斑斓小园畦畦净心 (3/4)
广与情袤两个丫头,到此处闹得不可开交。情广说,那伤风败月而害人者,自应充值以警世人;另应增设云册,记载和风美月,劝善扬美,以抵销前值;或稍有脱俗者,亦应充微值以行规劝。老朽觉得此话有理,就想依此办理,情广也时常来帮助订立云册。谁知那情袤听说此事,找上门来,嚷道,那贵妃虽亡国,白香山却以长恨歌传之,故此类不应充值,而是抵销。情广却不同意,两个便打了起来,直弄得这里架倒册乱,雾霰迷茫。此后情袤又来闹了几次,老朽不堪其扰,故只得撤销了事。”
荆侠听罢,道:“想必是她们两个各怀心思了。”数灵道:“如今灵界不安,老朽法力低微,也有诸多无奈。”说罢连连叹息。数灵送荆侠出了厅堂,嘱咐小灵带荆侠到灵宫各处转转。
荆侠游玩半日,离开灵宫返回下界。顷刻到了曝书山,向曝书客一一叙述。曝书客道:“风月之事令人难测,亦非本派所长,暂且不问。但充值之事的确让人担忧。我师徒应散布德仁,以助教化。你自专注于修炼,就将此任交由两个兄弟罢。”荆侠领命,正待离去,曝书客又道:“不知下界还有德仁盛布之处?为师测一测。”荆侠问道:“不知师父如何测法?”
曝书客道:“本派有六钟,以钟声可以测知。当初,周武王制作六口铜钟与九鼎相配。九为阳数,六为阴数,钟鼎皆为国之重器。后人将六钟命名为:风钟、雅钟、颂钟、赋钟、比钟、兴钟,取名于诗经六义。天下危难之时,方可六钟齐鸣。六钟鸣时,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村夫野老,无论贤愚,不问善恶,皆心鸣如钟,脑警神清,自省自悟,自悔自责。”
荆侠问道:“六钟置于何处?不知如何使六钟齐鸣?”曝书客道:“自古以来,六钟由我派掌管。周末礼崩乐坏之时,移至泰山,藏于六洞至今。若使之齐鸣,须觅得六位高人击之。因其鸣声非比寻常,群峰震栗,星月敛辉,故非高人难于近前。”
荆侠道:“师父如何用六钟以测下界?”曝书客道:“为师可去撞击风钟,你去找到两个师弟,待钟音渐稀时,若有音缕微妙处,或如箫韶之乐,则逐之,所到之处,即为德仁绝佳处,彼处风月必佳。”师徒二人约定了鸣钟的时辰,荆侠即去告知劫侠与钱侠。
且说劫侠与钱侠受命后,待到时辰已至,听那钟声传来,辨得一缕佳音,即起身追逐,到了城外,恰遇陈得。陈得问知其故,遂道:“不如往右边山谷的那一缕美妙,且前方佳气蔚然。”二侠细听远看,果然如此,便携了陈得,飞身往那山谷追去了。
行了一会儿,进了一处山谷,沿谷上行,是一大片果园,那缕钟音果然美妙异常,在果园上方萦绕了一会儿,落入其中。三人惊叹不已,只是不知此地有何佳处,遂往果园内走去。行至园中间,放眼一望,中间竟是一片宽阔的菜园,但见:
芸豆架、黄瓜架,皆比肩挽扶;茄子畦、柿子畦,成紫红方阵。韭菜尚未老,菠菜初成株。土豆绿秧正旺,山药细藤已高。三两个丝瓜,杆上高挑;十数排葵花,青面羞扬。小路纤瘦,仅可容双足并立;树墙厚密,几不令细风穿行。右角有一处荷塘,莲叶田田;左隅圈数群鸡鸭,喔喔呱呱。好美的一处菜圃!
果树下栓了一只小狗,见有生人来,仰头尖叫。有个声音道:“你们买菜的?”三人循声望去,在黄瓜架间分辨出一张脸,地上摆着一盆黄瓜。
钱侠道:“我们先看一看……”那人挎着篮子走出来道:“老板在大屋里,你们过去吧。”陈得定睛一看:这不是吴刻吗?这时吴刻也认出了陈得,惊喜道:“陈律师来了!”陈得道:“你怎么在这里……”吴刻不及答话,向后招手道:“傻子,把客人领到大屋里去!”就看见一个中年男子从鸡群里一溜小跑过来,右手提着一篮子鸡蛋,到了吴刻面前问:“领到哪里去?”吴刻说领到大屋里去找大哥。那中年男子对着陈得等人傻傻一笑,转身就走。边走边回头望,仿佛怕领丢了似的。陈得看着傻子有点面熟,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众人随傻子走了百余米,便看见一个大屋,藤蔓遮覆了屋檐,几棵杨树成了檐廊的柱子,一些小葫芦挂在边沿上,像一个个大的水滴。进了屋里,暑气顿减,中间摆了一张长方木桌,桌下依附几个方凳,却不见有人。窗玻璃上有一只大青虫往里翘首窥探,梧桐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