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东施效颦 (5/6)
; 每辆盾车的后方都簇拥着十二名身着重甲的刀盾兵,手中的盾牌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一众手持着海誓铳的铳兵们肩扛着铳枪随着盾车而向前。
在他们的队列之间还有不少从南直隶境内被征调而来的民夫。
这些民夫肩扛着攻城所用的长梯。
后排一杆杆长达四米的长枪高高竖起,冰冷的枪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如林徐进。
枪尖之下红缨连成一片,在朔风中翻卷如血浪。
靖南军甲兵组成的阵线,宛若一堵坚墙般向着前方覆压而去。
战线越压越近。
五百米,三百米。
抵近三百米的阵线之后,后排的长枪兵们不再前进,前排的铳兵们排列成三排长队,跟随着盾车继续前行。
一直到抵近一百米的范围之内。
万民军的棱堡之中阵阵白雾升腾而起,棱堡之中的守军激发了堡垒之中的火炮。
火炮的弹丸飞射而出,但是能够建功的却极其稀少,除去少数正好掠过盾车遮蔽的炮弹给进攻的靖南军军卒造成了杀伤之外,多半都落在了其后的空地之上。
而那些打入靖南军军阵之中的弹丸也没有造成多少的杀伤。
这个时代的火炮一般都是靠着弹丸的动能以及跳弹造成伤害,靖南军铳兵排列的三排横阵让火炮的杀伤降到了最低。
抵近五十米的范围之内,万民军的棱堡之中开始响起了零星的火铳声,伴随而来的还有不少的箭矢。
但是这些火铳和箭矢能够造成的杀伤少之又少。
隐藏在盾车之后没有推车的靖南军重甲兵们取下了腰间悬挂的弓箭开始还击。
这些身披着重甲的军兵们,无一例外都是原属西军与七十二营之中的精骑。
他们的战斗经验丰富,都是从刀山火海之中摸爬滚打而出的精锐,他们的弓术自是精湛无比。
每当有弦声在盾车的缝隙之间响起,几乎都有一名万民军的军兵因为中伤而痛呼。
天鹅音响起,盾车之后的靖南军军兵齐齐止步,整齐划一的举起手中的海誓铳。
第二声天鹅音很快响起,整条战线之上,数以百计的海誓铳齐齐激发。
震耳欲聋的排铳声压过了万民军棱堡内零星的枪声,一瞬之间整条战线之上皆是被白雾所笼罩。
万民军棱堡的木墙一阵木屑横飞,惨叫声顿时连成了一片。
排铳声一阵接着一阵,压的棱堡之中防守的万民军军兵几乎抬不起头来。
只有少数的万民军军兵能够借助棱堡的盲区进行还击。
不过这零星的攻击根本就造成不了多大的杀伤。
在重金的诱惑之下,趁着铳炮的掩护,随军的民夫已是将长梯架在棱堡的斜墙上。
铁制的倒钩深深的嵌入了木制的墙壁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