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奕:就问英国人麻不麻?(6K) (6/8)
/>
至于说百姓过的怎么样?
这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同时期地球上的其他国家的民众,其实也都是这个样子的。
饿肚子几乎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
偶尔才能吃饱。
就拿沙俄来举例,沙俄的农奴们过的可要比大唐的百姓惨多了,但这依旧不影响沙俄继续做自己的欧洲宪兵。
甚至和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死磕!
深吸一口气,哥尔查科夫收回自己看向四周的目光,使团继续向前。
四月底从库伦出发,至六月初,使团终于抵达了京师城外。
不同于对大唐对于农村的改变只是分田和轻徭薄赋,随着朝中大力推动工商发展,城市的变化要直观的多。
一座座工厂在城市周边凭空出现,烟囱林立,新建的工厂带来大量的劳动岗位,为很多百姓解决生计问题。
大量的人口开始向着城市聚集!
老旧的建筑被拆除,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道路被扩宽,道路上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商队。
整座城市和国家,到处都充满希望和发展的际遇。
来到京师,看着面前那宽阔的柏油马路,以及道路两旁衣着光鲜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马人流,哥尔查科夫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复杂。
和死气沉沉的沙俄首都圣彼得堡比起来,大唐的京师,完全就是另一副样子。
使团继续沿着柏油路面向前,很快,便在一座城门前停了下来。
如今,大唐的京师虽然正在进行城市改造,城墙被拆除了好多。
但城门却还是被保留了一部分,准备当做文化古迹来处理。
嗯,外国使团要进京师,自然得走城门才行。
也算是一种仪式感吧!
郭嵩焘笑着对当面的哥尔查科夫说道。
“本官为大唐外交部部长郭嵩焘,奉命前来迎接大使阁下!”
至于说车臣汗等人,则是在入京的第一时间,就被带去府邸安顿了。
为了安车臣汗等人的心,李奕特意在京城中为他们赐下了宅邸。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车臣汗等人都需常驻京城了。
最起码,在通往漠北的铁路修通之前,是这样的。
谁叫他们率军抵抗了王师呢?
虽然几个大汗最终投了,但是在投之前,可是在投降之前,那也是和王师做过对的。
李奕虽然不至于和他们算后账,搞什么战后清算。
但防备一些也是正常!
哥尔查科夫闻言,也是满脸笑容的回道。
“见过郭部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