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赈灾所需的天文数字 (4/5)
吩咐完这些,李奕又开始着手吩咐起了军事上的事情。
唐军此次北伐,虽主要目的是赈灾。
但却不能真的只是赈灾。
为了防备清军趁着唐军着手赈灾之际,南下突袭,李奕必须得提前有所安排才行。
对此,李奕做出的安排是,唐军派兵前出至黄河北岸,分别在直隶的大名府,山东的临清州,德州,武定府等山东和直隶交界的州府各自驻扎了一个旅的兵力,用于防备北面的清军。
再然后,李奕还在稍后面些的济南府驻扎了一个步兵师的机动兵力,用于随时增援前线。
除此之外,李奕还派遣唐军的海军舰队入渤海湾,袭扰天津府,攻占大沽口,借此来钳制京城清军不敢南下。
为唐军在山东救灾争取时间!
……
坐在军帐内,看着各方送来的赈灾报告,李奕愁眉不展。
此次黄河决口,水淹河南的开封府,直隶的大名府,改道的黄河经由山东的曹州,兖州,泰安,济南,武定等州府入海,所过之处,十余个州府化为一片泽国。
根据各州府送上来的详细报告综合统计。
此次水灾,直接或间接波及人数高达一千二百余万人。
光是在水灾中直接淹死的,便有近百万人。
随后,在大唐开始赈灾之前,因为瘟疫,饥饿,伤病等原因直接或间接毙命的人数,也达到了小二百万人。
两者相加就是三百万人。
数据可谓是触目惊心!
但更严重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哪怕是刨除已经死去的三百万人,现如今的灾民最少也还有九百万。
这九百万人所需的粮食,衣物,药材等赈灾物资,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便光算粮食,一个人一个月最少也得有三十斤粮,才能勉强维持生命,一年也就是三百六十斤,四舍五入一下,也就是四石粮食。
并且,这还只是勉强维持生命,保证饿不死。
如果李奕想以工代赈的话,粮食的消耗量最少也得翻倍,四舍五入,一个人一年最少得十石。
按照一石粮食一块银元来算,那就是十块银元。
九百万人,合计需要小一个亿。
当然,平常时候粮食没这么贵,差不多0.5银元一石粮食是正常价格。
但是,今年情况特殊,大灾之年,粮食必然涨价。
即便大唐朝廷出面统一收购粮食,可也不能一点价格不让人涨。
否则的话,人家不卖你,大唐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总不能直接去抢吧?
所以,李奕能做的,也就只是给出一个指导价格,压制涨价幅度,但不可能完全不让涨。
当然了,李奕允许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