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温特图尔海姆工厂 (2/3)
,“不然的话,仅仅通过当前的检查,很多问题可能还没有发现。”
厂房中被俘虏的工人穆勒僵硬地点头,交出一串钥匙。嘶哑的声音说:“这些机器.它们需要特别的维护。“
可能是知道这些德国多年的技术结晶最终会便宜法国,穆勒的情绪很低落,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这并不耽误周围法国士兵和技术员的喜悦。
“穆勒先生是认为,我们法国人学不会?”科曼听了翻译的话之后笑道,“没关系,你教我们就行了。”
穆勒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需要时间。“
“我们有的是时间,应该不只是我们。“马丁点燃一支香烟吐了一个烟圈,“而你们,现在最富裕的也是时间。“
这个回答直白的告诉德国人,法国不仅仅要生产线,就连这座工厂的工人也已经被征用了,只能配合法国的行动。
科曼看着这位还妄想保存德国工业宝贵结晶的中年工人,坏心思一下子就起来了,吐口而出道,“同盟国已经决定了,德国将会进行彻底的去工业化,整个国家不会在出现工业的痕迹,你学习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德国都没用了。”
他可不是在撒谎,有赖于德国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当中,连续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且都表现出来了极强的战斗力。
如何驯服这头猛兽,就成了同盟国讨论的焦点,各种计划都有。
美国就研究过,完全解除德国的武装,除了要解除德国军队武装之外,还要在德国民间完全清除所有可被用来制造武器的原料,也就是要彻底摧毁德国的兵器工业,以及任何可能与兵器发生关联的其它工业。
针对鲁尔区,则要大规模拆除其工业设施,使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成为工业区。
而如果鲁尔区被去工业化,那么整个德国也就不可能够格成为工业国了。这个计划美国方面的核心支持者,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这个计划后来因为罗斯福病逝,没有执行彻底,不过在战后最初的几年当中,美国还是给出了非常严苛的惩戒方案,比如说规定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不能超过一九三二年的水平。
而一九三二年其实正是德国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大萧条之后生活水平的谷底,当时正是因为德国人无法忍受那种生活水平才助推了国社党的上台。
在其他国家都发展的时候,德国被动去工业化,重建的德国国防军也只能使用其他国家提供的武器,所以就算是法国放德国一马,现在处在第一梯队的坦克生产,也会因为去工业化陷入停滞。
脸上还带着一抹油污的穆勒,听了之后脸色更是苍白了少许,科曼笑了笑道,“你如果不想再未来种地的话,只能去法国工作了。这一次同盟国不让德国交出多少火车,多少火炮,那都是可以生产的,而是要在源头上让德国失去生产能力。”
生产线可以先不动,但发动机要马上运走,让国内的工程师进行测试,仿制工作的先期准备马上就可以开始。
当前的工作是迅速恢复工厂的电力,才能进行全面检查,科曼也庆幸,本来他渡过莱茵河之后,是想要炸掉所有电力设备,填埋水井、掘开堤坝,让天启四骑士在德国出现,幸亏就是这么想了一下,没有付之于实际行动。
不然的话,现在又多了一个麻烦,如果有可能的话,肯定是希望德国未来走美利坚联盟国尝试过的农业帝国路线,但他也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
科曼跳上一辆军车去汇报去了,为了早日成为校级军官,只能够尽可能的积累战功,他又怕死,要不在掠夺德国上面想办法,就没有其他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