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捐个监生出身 (2/3)
介绍道,“短时间内,这将会成为一个常设部门,预计会存在两年以上的时间。”
科曼觉得自己计算的没错,两年时间常公那边应该正打的激烈,没有空影响在法属印支的华人,法国不用担心渗透,安全系数非常高。
看到达尚留有所意动,科曼又加了一把火,“有一定的经济联系,也会加上海外省驻军部队对法属印支的支持。”
“还是要控制好,华人这个群体。”达尚留思考半晌,似乎是想到了左翼政府态度的变化最终同意道,“那就和堤岸的华人谈一谈吧,他们要是做得好,能够为法国做出贡献,出现一个高官也不是不行。”
有最高官员的认可,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看堤岸华人领袖,谁能够好好谈,谁更加爱国了。
“长官,都搞定了?”勒菲弗尔看到科曼再次出现急忙询问道,法国本土会给海外省一些木材份额,但肯定不太多,顶不了太长时间。
“搞定了,钱我不想给,木材我又想要,就只能在地位上想想办法。”
科曼扬了扬手中总督府盖棺定论的文件道,“不过华人的价值还是在于本身这个群体的规模,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对非洲的掌控,而我们在北非的移民则不占据人口优势。”
科曼还是想要把华人迁走,冲散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的人口优势,而不是为了一点点木材缺口。
越南统一后不久,开始清算买办、资本家,搞社会主义改造。
想走可以,要给政府交几根金条,然后自己想办法乘渔船离开。
财产都被没收了,去哪儿凑金条,很多人只能给国外的亲朋好友写信求助,只有向政府交纳金银才能脱生。不知道多少人葬身鱼腹。
这当然需要操作,时间并不急迫,现在科曼只不过是在框架允许之内,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等到应该进行实操的时候他肯定不会留情。
蒂埃里少校很快就帮科曼召集了堤岸五大宗族帮会的代表,这些华人宗族代表也给于了热烈的反馈。
科曼在第二天就前往堤岸,去了之前顾青那个当地最大的饭店,一定要入乡随俗,华人不就是喜欢边吃边聊么?
堤岸华人帮派的代表也纷纷涌入,其中包括了很多著名华人领袖比如郭家和李家的后人。
顾青的饭店一整层都被挤满,科曼也少见有这么热闹的场面,恍惚间他甚至有种错觉,自己正在结婚。
好在身上的皮还有点用,华人背井离乡对堤岸的黑警尚且要低头做人,对法国正规军人更是态度良好,人虽然多但是却非常安静。
“既然都来了,我就不隐瞒自己的目的,目前军队有一批木材缺口,需要一个专职部门来管理这件事。这对于华人来说是一个机会。”科曼也不用和华人拉关系,讲究利益比交情可靠多了。
话锋一转科曼又表示现在法属印支政府财政上困难,这个部门可能需要华人贡献主观能动性,其实就是法属印支政府不想出这笔钱,要用华人的劳动力和财富来办法国的事。
科曼本人要双赢的企图过于明显,乃至于在场的华人面面相视,估计脑海中都出现一个问号,眼前的法国人是不是在勒索自己?
但是科曼又马上打消了这些各个宗族帮派代表的疑虑,表示这个部门的级别很高,在社会地位上会提高华人影响力,目前法属印支没有一个部长级华人官员,就连学政官陈仲金也不是,但是新部门的官员确实是部长级官员,这对堤岸的华人群体是一个历史性突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