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洋勘探 (2/3)
限。
“这个问题也是越南本地人想要知道的。”科曼笑着回答道,“越南人看华人和我们看华人没什么不同,告诉堤岸的各大报社,从现在开始,报道要强调越盟的存在是堤岸存在的威胁这一原则,不配合的报纸直接关门。”
酒足饭饱之后,科曼等人运气不太好,碰上了一场骤然而来的阵雨,不得不重返饭店等待雨停,站在法国人专属的楼层看着人群在避雨。
很多华人在堤岸的房子就建在土堤上,和园子隔开,使它免遭毒蛇、蚊子、红蚂蚁、湄公河的水患以及季风带来的水患的袭击。
由于房子地势较高,所以大扫除时可以用大桶水、大桶水地冲洗,可以让它象园子一样全都泡在水里。水顺着台阶往下流,流进了院子、灌进了厨房。
法国油气开发一般是由道达尔公司来做,不过对于西贡外海油气区,科曼都不用评估就知道危险很大,考虑到一九五四年法国撤退的话,就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要算上常公一败涂地的话,安全期甚至只有四年。
为什么常公和法国在越南的统治息息相关,首先这当然是因为常公的可靠性值得科曼尊重。
常公的水平就算是强过李承晚、吴庭艳,也强的十分有限。
现在东方大国国内的大体上还是平和的,虽然在局部地区存在冲突,但确实还没有大打出手,美国总统杜鲁门派特使乔治·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冲突,双十协定还没过多久,大家还是一副精诚团结的样子。
事实上这种大体上平和的状态还要维持到年中,最终常公觉得准备的不错,应该是优势在我了,在一九四六年年中开启了全面进攻。
然后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从全面进攻开始、变成重点进攻、全面防御、重点防御,虎踞孤岛。
常公是不会认为自己不行的,他只会认为是美国人不给力,马歇尔对于常公来说是第二个史迪威。
马歇尔甚至在大名鼎鼎的常公日记当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常公在日记当中写道,“马歇尔自私冷酷无情,不听任何人的意见,这个美国贱民自诩为太上皇,胡乱发号施令,坏我局势属实可恨,”
而马歇尔对常公的印象也不怎么好,不同于史迪威所处的时间,马歇尔是在二战之后立下重大功勋之后来到东方的,怎么可能听常公那种对自己力量自欺欺人的认识?
马歇尔对常公的印象,是在抗日战争打到了后期的时候,由于炮党经常出现抗战不力的情况,美国的陆军部、驻华军事、使馆人员乃至一些报刊对常公和炮党的评价都是负大于正。
科曼当然知道常公对马歇尔的抨击不无道理,其实说到底就是马歇尔认为美国无法全面控制东方大国,既然无法控制东方大国,不管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无所谓,因为哪怕就是常公的对手赢了,苏联也和美国一样,无法控制东方大国。
而马歇尔对欧洲国家就是完全不同的态度,给了常公眼中应该给自己的扶持,除了信仰和种族因素之外,就是欧洲国家体量小,美国有信心在扶持的同时掌控欧洲国家。
后来证明马歇尔想的对,虽然法国挣脱了美国的控制,但法国周围的国家都陷进去了。
巴黎雨果大街科曼的,现在暂时只有艾娃加德纳一个女主人的住宅当中,一名军人敲响了房门,门开之后他不免脸上露出惊艳之色,随后脸色一正道,“艾娃女士,德拉贡上将邀请你晚上去一趟,有一电报从远东发来。”
“谢谢。”艾娃加德纳听了之后脸上的警惕之色稍缓感谢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