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我弱我有理 (2/3)
; 科曼拿出来冲绳战役刚刚结束的报道摊开道,“艾森豪威尔可不是会被绑架的将领,估计会找机会和美国总统谈这件事的。”
现在波兹坦会议的举办已经不是秘密,连美国媒体都已经预热了,巴顿这么敌视苏联,几乎是在和美国政府的主流看法背道而驰。
不论在任何时候,美国都从来没有想要和苏联真正在战场较量的想法,哪怕是后来的冷战模式,对美国也是最有利的。
巴顿这一次和苏联的公开冲突,变成了柏林占领军当中的谈资,谁要是不因为这件事谈两句看法,都是不合群。
“蒙哥马利是胆小鬼,朱可夫只是小丑。”阿尔芒也提及了巴顿将军的名言名句,整个人满是欢乐的气息。
科曼一愣但马上跟着笑了起来,巴顿的名言名句竟然已经传播的这么广泛了,连艾森豪威尔都没有这么自大,巴顿凭什么?
“战争已经结束,他不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了,谁会在战争时期忍受这么一个刺头,他都不只是刺头,刺头造不成这么大的影响。”
科曼冷淡的回答道,阿尔芒认可的点头,在阅兵式上公然敌视苏联,其他人也做不出来。
两人结账走出餐厅,服务员拿着瑞士法郎千恩万谢,阿尔芒解释道,“现在柏林的情况还好一些,其他地方通货膨胀十分严重,马克的贬值超乎常理。”
科曼看了阿尔芒一眼,他知道原因,这当然是因为德国的帝国马克印钞厂在苏联手中。
这种印钞方式对一个国家的破坏力巨大,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人就体会到了,但既然是苏联占领军这么做,科曼选择当哑巴。
巴顿制造的摩擦,和大环境不符,柏林占领军有默契的没有提及,仍然维持着来之不易的和平。
月底,经过了长时间的寻找,巴德喷气式客机的设计师布鲁诺夫·巴德,终于悄无声息的抵达柏林,当前柏林还不像是铁幕演说之后这么泾渭分明,在法国驻军的接应下,科曼很快就见到了对方。
“寻找巴德先生的目的,非常简单,希望你能够带领在容克公司的团队,加入到法国。”科曼可谓是半点耐心都没有,直接提出了条件。
也许是对这种态度没有心理准备,布鲁诺夫·巴德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反问道,“我为什么会同意你们加入到法国呢?”
“因为在当前主要国家当中,法国的航空工业是最薄弱的,英美苏三国经过了多年的战争,本身就积累了强大的航空工业,你为他们服务只会锦上添花,但绝对不是不可替代。”
科曼洋洋洒洒的开启长篇大论道,“至于你的母国德国,基本上可以确定,未来和航空工业无缘了,凡尔赛和约被撕毁的事情,只会出现一次。”
德国在二战的航空工业,在德粉眼中就是世界第一,科曼不这么认为,但不可否认在第一梯队当中肯定有德国的一席之地。
同盟国是肯定不会保留德国航空工业的,战后就开始对德国航空工业进行限制,几乎所有与航空相关的工厂、研究所和设备都被系统性拆除,梅塞施密特、容克、福克-沃尔夫、亨克尔这些航空公司全部解散。
颁布法令明确禁止在德国进行任何形式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进口、出口以及飞行活动。
最狠的是德国领空被关闭,像是日本东京上空有美国划出来的禁空区这种事,德国也经历了。
最严厉的时候德国人禁止学习驾驶飞机,防止德国通过戈林推动的飞行俱乐部培养飞行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