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凤仪金牌定风波,悲田院里觅英才 (1/5)
坤宁宫的暂时沉寂,与延福宫日渐升腾的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许景仁心悦诚服的背书与韦贤妃日渐好转的“活广告”效应下,沈知微在宫中的地位变得微妙而超然。太监宫女们见她,无不躬身行礼,尊称一声“沈小姐”,那态度,比对许多低阶的嫔妃还要恭敬几分。
然而,沈知微心中清楚,皇宫终究是金丝笼,不是她的战场。她的根,必须扎在宫外那片更广阔的土壤里。
又过了十日,韦贤妃的身体已基本调理妥当,虽说彻底根除病灶尚需时日,但气色红润,精神焕发,已然恢复了六七分往日的风采。沈知微知道,离开的时机到了。
离别之日,延福宫上下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不舍。
王嬷嬷红着眼眶,亲手为沈知微收拾了一个包裹,里面塞满了四季的衣物和各色精致的点心,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小姐此去,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宫外不比宫里,人心险恶,万事要小心。”
韦贤妃则摒退了左右,亲自将沈知微送到殿门口。她拉着沈知微的手,触手温润,再不见往日的冰凉。
“知微,此去开馆,万事开头难。本宫在宫中,手伸不了那么长,凡事,要靠你自己了。”她凝视着沈知微的眼睛,郑重地叮嘱,“那块凤仪金牌,你务必贴身收好。它不仅是本宫的信物,更是先帝御赐之物,关键时刻,能保你性命。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延福宫,永远是你的后盾。”
沈知微心中一暖,郑重地点了点头:“娘娘放心,知微明白。”
她知道,韦贤妃今日的倚重与投资,皆源于她展现出的价值。这是一场互利共赢的结盟,而她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让这个联盟坚不可摧。
“去吧。”韦贤妃松开手,眼中是期许,也是信任,“本宫等着你那‘第一女医馆’,名满京城的那一天。”
沈知微深深一福,转身离去。她的背影挺直而决绝,没有丝毫留恋。
当她走出延福宫的宫门时,阳光洒在她的身上,驱散了宫墙投下的最后一丝阴影。她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汴京城独有的、喧嚣而充满活力的味道。
宫外的天,更阔。
繁华的汴京城,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酒楼、茶坊、勾栏、瓦舍,鳞次栉比,叫卖声、吆喝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这是大宋最鼎盛的都城,也是权贵与财富的聚集地,更是野心家们最好的舞台。
沈知微并未立刻去寻找店铺,而是先回了一趟靖安侯府。她需要一个落脚点,也需要处理一些手尾。
她回府的消息,早已传开。继母死后,她虽未在府中,但“神医”之名与贤妃贵客的身份,已让她成为侯府无人敢惹的存在。府中下人见到她,无不战战兢兢,恭敬行礼。
她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去见了祖父。老侯爷在她的药方调理下,身体大好,见她回来,老泪纵横,将掌管库房的钥匙交给了她,算是彻底承认了她在家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她从库房中,取走了父亲生前收藏的所有医书典籍,以及一千两白银。这是她应得的,拿得理直气壮。
第三,她挑选了一个机灵可靠的家丁,名叫沈安,命他日后负责府内与医馆之间的联络。
做完这一切,她便带着那五百两黄金和一千两白银,以及王嬷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