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医者为王,禁宫辨沉疴 (4/5)
bsp; 这是典型的肝郁气滞之象,情志不遂,气机郁结,日久则气血失和,郁而化火,灼伤阴血。
但……不仅如此。
在那弦细的主脉之下,她还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沉涩之感,仿佛溪流之下,暗藏着淤泥。
这不是单纯的情志病。
半晌,沈知微睁开眼,收回了手。
“如何?”韦贤妃迫不及待地问道。
沈知微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娘娘近三年来,是否时常在凌晨一到三时惊醒,而后再难入眠?”
韦贤妃的脸色,第一次变了。
“……是。”
“是否时常感觉胸闷胁痛,口干口苦,食不知味,纵然是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
韦-贤-妃-的-身-体-不-可-察-觉-地-一-僵-。
“……是。”
“是否情绪易怒易郁,时常无端悲伤,暗自垂泪,且月信不调,或前或后,色暗有块?”
问到这里,韦贤妃的眼中已经不是惊讶,而是震惊了!
这些症状,是她最私密的痛苦,连侍奉她多年的王嬷嬷都不尽知晓。太医们只会围着她脸上的斑下功夫,开一些活血化瘀的方子,却从未有人能如此精准地说出她身体里这些看不见的沉疴!
“你……你怎么会知道?”她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颤抖。
沈知微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推开了半扇窗。
一缕明亮的阳光照了进来,驱散了殿内些许阴冷,也照亮了她清丽而笃定的脸庞。
“娘娘,您这病,不在脸上。”
她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而在心里,在肝里,在您三年前那场大病后,未能清除的余毒里。”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韦贤妃的脑海中炸响!
“三年前,娘娘大病一场,太医们为了保住您的性命,用了不少虎狼之药。这些药,虽能救命,却也损伤了您的肝肾根本,留下了火毒之根。”
“病愈之后,您又逢大变,圣眷旁落,郁结于心。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机不通,则气血无法上荣于面,反而使那些沉降的药毒、浊气、瘀血,凝聚成了这些挥之不去的斑痕。”
“所以,”沈知微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您脸上的斑,只是一个结果,是您身体内部早已溃烂腐朽的警示。若只在脸上涂抹,不过是粉饰枯木,自欺欺人。若要根治,必须先清肝胆之火,疏肝气之郁,排尽体内沉疴积毒。待到五脏调和,气血通畅,这脸上的斑,不消自退。”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韦贤妃彻底呆住了。
她仿佛被人剥光了衣服,里里外外的所有病痛与苦楚,都被这个年轻的女孩看得一清二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