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 老实造车(5k) (4/5)
能源效率更高。”马斯克认真的说道,“Roadster的全周期充放电效率是86%,这是最好的选择,俞兴,我们需要共同为地球负责。”
章苏阳与徐欣不需要翻译过程,喝着茶,琢磨着这话。
俞兴听完翻译,想了想,问道:“既然这样,特斯拉为什么在一开始还要规划增程?我和你一样关心地球,但先把这个正确放在会议室之外,还有别的理由吗?”
马斯克往后仰了仰,伸手仿佛真把绝对正确的言论推到门外,然后笑道:“纯电更具有品牌性,就像我刚才说的,效率是关键,而且,发动机与电机共存的一套半系统增加了复杂性,这是人为制造的挑战。”
他说到这里,最后耸耸肩,笑道:“当然,这和特斯拉需要集中资金没有任何关系。”
马斯克说完这个似是有些找补式的说道:“增程技术是燃油与纯电的过渡,即便资金充沛,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上面深入研究。”
俞兴问道:“增程技术绕开了传统厂商在变速箱上的专利围堵,这不是价值吗?即便是过渡,这个过渡时间从目前看起来也至少是以十年来计算的,这十年里的用户里程焦虑不是焦虑吗?”
马斯克笑道:“我们只需要找到不焦虑和能接受焦虑的用户,难以接受焦虑的可以继续选择燃油车。”
俞兴摇头:“OK,你的话反倒是证明了价值,难以接受里程焦虑的用户又想享受电动车的进步,他们会是不错的用户群体。”
马斯克没有否认这一点,聊到这里就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刚才说一套半系统的复杂性存在问题,你怎么看电动车在内部整合上对传统汽车的区别?”
“冗余?低效?”俞兴试探着说了两个词,又想到马斯克刚才提过的“基于崭新的电动车”思路,沉吟道,“只用纯电系统而抛弃燃油系统,这样内里结构的焕然一新就是最大区别吧,传统汽车拿到的供应商零件像是一块块颜色不同的橡皮泥,然后把它们捏在一起用,最后是一团乱七八糟颜色的橡皮泥。”
“电动车可以用一块纯色的,全部都是黑色或者白色又或者红色之类的,这样来设计和整合零件、系统,最终完成电气化的进步。”
马斯克看了两眼提出比喻的俞兴,用英语对旁边能听懂自己话的章苏阳与徐欣笑道:“他可以造车了,至少可以骗到你们的钱了。”
章苏阳:“……”
徐欣:“……”
俞兴问刘琬英:“他说什么?”
刘琬英想了想,翻译道:“他说你的这个想法超出他预期的正确。”
两位投资人听着这个翻译……行吧,也算翻出精髓。
很显然,俞兴所说的兴趣远不止于兴趣,从与马斯克的交流来看,他至少进行过全盘的思考,虽说马斯克的公司还未必能活多久,但是……
徐欣接下来都没有再插队提问,只默默聆听这两个人的问答。
她听着听着就觉得有种奇怪的既视感,马斯克肯定是跟完造车全流程的,而俞兴谈论起来则像是把玩过电动车这种产品。
徐欣仔细回忆,确认特斯拉的汽车没有进入华夏,转而又想到俞兴之前去拜访过比亚迪,不知道是不是有来自王川福的考量。
只是,这两人的聊天在后半程已经完全偏离了电车的范畴,聊医学,聊能源,聊PPT换钱。
马斯克在午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