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辣个男人,买下伦敦 (3/11)
bsp;“但足球应该是公平的,而不是欺软怕硬、捧高踩低的。”
“相比之下,银球制是更好的方案。”
艾米丽:“你真的认为银球制更好吗?你确定吗?”
事实上,银球制显然比金球制更糟糕。
金球制的突然死亡极具戏剧张力,那种戛然而止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可能当时的参赛体验和观赛体验没有那么好,但多年后回忆起来绝对历久弥新,堪称经典。
它之所以被摒弃,真正的原因是……无法操控比分!
一方面,突然死亡偶然性太大了,操控难度极大。
真要操控,就只能给点球,但痕迹太重,时间一长必然会被球迷察觉。
另一方面,金球制决定了加时赛的比分只有可能是一比零,这还有啥买头?这不就是单纯的胜负了嘛,哪有具体比分来的花样多。
不过反对金球制也确实是对的。
金球制的推出是为了鼓励进攻,先进攻的人享受胜利。
但反逻辑的地方在于,真实比赛中,金球制反而限制了进攻。
越是有希望赢球的球队,就越不希望被对方反击杀死,进攻就越畏手畏脚。
这样反逻辑、理论和现实南辕北辙的情况,在欧洲社会中到处都是。
主客场赛制也是其中之一。
主场有优势,是建立在早期。
那时候大家的球场都不规范,包括住宿等各种条件,在自家球场踢球就是更舒服。
不过随着欧足联对球场等硬件设施的规范化,主场优势正在迅速缩小。
客场进球反倒是越来越能决定比赛的胜负了……所以主场作战,甚至在很多时候变成了劣势。
这就导致大家在主场踢球的时候都更加保守,不希望对方进球。
原本鼓励进攻的政策事实上反而鼓励了防守。
因此,在取消主客场进球后,酣畅淋漓的对攻越来越多,比分越来越大。
包括温格未来一直想推行的“越位规则修改”,看似鼓励进攻,但具体效果还真不好确认。
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个规则对足球的影响是有滞后性的。
可能这几年是鼓励了进攻,但当大家都研究透了之后反而就阻碍进攻了。
NBA鼓励进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了让比赛更精彩,鼓励进攻。
可当三分球大行其道后,NBA变成了一场投壶射击游戏,华丽的进攻在效率面前一文不值,观赏价值大幅度下降。
足球也有这样的问题,但“进球太难”成为了足球精彩程度的重要保障。
温格犹豫片刻:“至少欧足联此前就宣布采用银球制了,英足总是欧洲足球的一部分,金球制不合时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