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真正的意义 (2/5)
sp; “恭喜您!”
“祖国万岁!”
洛珞透过深色的防弹车窗,清晰地看到了那一面面舞动的红旗,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
有个戴着毛线手套的留学生奋力举起半人高的熊猫玩偶,冻红的脸上咧开灿烂的笑容。
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北欧的寒意,直抵心头。
他无法摇下车窗回应,只是郑重地、微微颔首,目光与窗外那一双双充满自豪与期待的眼睛交汇。
这一刻,个人的荣耀与国家、民族的荣光紧密相连。
这让洛珞不由的回忆起了五年前马德里的情景,那天的会展中心外,似乎也是这样的盛况,只不过今天要更加盛大,能看到的熟悉面孔也更多。
显然,相比于菲尔兹奖,诺贝尔奖无论是深远国际影响力还是对全球华人的意义,都要更加重大。
“我突然觉得这次出行其实很值得。”
窗外那片由同胞和五星红旗构成的沸腾海洋,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将冬日斯德哥尔摩的寒意驱散殆尽。
那些为了他的安全而部署的、在别人眼中“不必要的麻烦”——严密的封锁、如影随形的影卫、铺天盖地的预案、乃至那场代价高昂的太空清障——此刻,在热情洋溢的同胞面孔和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面前,都找到了意义。
也许所谓的给国际展现实力和风采并不是本来目的,那样的话没有比盘古堆和LX-3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了。
这次的典礼更像是给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看的。
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非空洞的口号,虽然它看起来很宽泛,但就是这样。
它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洪流中,无比真切地体现出来。
不是他需要这枚诺贝尔奖,如今的华国更需要。
洛珞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更深地投向那片赤诚的红色海洋。
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周密部署与超规格的保障,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民族脊梁挺立的力量,化作了民族自信升腾的星火。
这趟充满挑战的旅程,因这窗外一片赤子的心,显得无比珍贵,无比值得。
刘艺菲也动容地看着窗外,眼眶微热,她轻轻握紧了洛珞的手,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感动。
街上的瑞典市民也被这充满情感的场面感染,纷纷投来好奇和友善的目光,有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车队并未直接驶向音乐厅,而是先抵达了音乐厅附近一间受王室管辖的奢华贵宾厅。
这是颁奖典礼前,获奖者与瑞典王室成员、诺贝尔基金会高层进行简短非正式会面的传统环节。
厚重的雕花木门打开,暖意和柔和的光线扑面而来。
跟十年后国内流行的北欧风装修不同,壁炉里跳跃着真实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热葡萄酒的芬芳。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陛下、西尔维娅王后、维多利亚王储以及菲利普王子等王室核心成员已在厅内。
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库斯·斯托尔克、瑞典皇家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