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没有退路可言 (5/7)
对此十分清楚。
当时那么费劲的加入的,建造东方超环又花了那么多经费,这才几年啊,说退就退了?
而另一边,尽管洛珞对国际聚变领域的博弈心知肚明,也在内部机密通报中预见过这个可能,但当“退出”二字被能源局局长如此平静又沉重地当面说出时,依旧有些惊讶。
领导很果断啊,显然他是清楚这件事是谁来负责的,无论是张云超还是这位梁局长都没有权利做这么大的决定。
是的,他当然十分清楚这件事的始末了。
或者说,这次华方之所以敢于这么果断的退出,全是洛珞给他们的底气。
虽然对于ITER的程序他一知半解,之前也不算清楚退出前他们能得到什么,退出后又会损失什么。
但领导是十分清楚的。
因此在之前只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他们遭受到技术垄断、人才垄断甚至是进口材料垄断,凭现有的技术和材料,能否完成最终的试验堆点火。
然后就得到了洛珞肯定的回答。
人才和技术这两点自然不用说,不是他自傲,他一个人就完全把这两点全顶上了,至于材料……
且不说他们完全没有依赖什么大宗进口的材料,即便是有,单单是一个50兆瓦的试验堆,怎么着也不至于被掐住脖子。
这又不是像芯片一样的高精尖产品,而且需求量巨大。
至于试验堆点火成功以后,他们势必要大量建造正式的聚变堆,那时候所需的大量材料……
对此他们就只有呵呵了,那时候就不是谁拿着材料卡他们脖子了,而是他们握着能源的未来,让别人看他们的脸色了。
而相比于洛珞的惊讶,其他人才是真的震动不已,甚至有些担心,退出ITER这意味着什么,指控中心内核心团队的每个人都无比清楚。
“彻底?”
洛珞的声音依旧听不出什么情绪起伏,只有眉头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
“对,彻底退出。”
张云超接过了话头,这种事虽然不用大肆宣传,但也没有什么保密的必要,尤其是在场的都是项目的骨干人员。
毕竟国际新闻很快就会出来,全世界都会知道。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决绝后的疲惫和锐利并存的味道:
“美俄在ITER会议上公开发难,拿黄泽岛的‘不寻常动静’做文章,试图扣帽子、压我们共享技术核心,交涉无果,底线被触碰,上面……没有犹豫。”
梁敬仁局长点点头,目光重新聚焦在洛珞身上,那目光复杂无比,包含着对国家能源未来的忧虑,对眼前这位年轻总师的重托,还有一种沉重的、难以言说的背水一战的决心。
“洛总”
梁敬仁郑重的称呼道:
“退出,是为了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也把我们逼到了悬崖边上,没有国际合作的幌子了,所有目光从今天起,只对准‘夸父工程’,只对准‘盘古堆’,它千万不能失败!”
他的语气加重,每一个字都像沉甸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