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ITER会议上的发难 (2/7)
bsp; 华盛顿特区,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分析与行动中心。
珍妮特·科尔的目光紧锁在眼前的屏幕上,那是一系列由锁眼卫星在夜间拍摄的红外图像。
图像上的黄泽岛像一块暗沉的礁石,但岛屿的中心区域却持续散发着独特的“热量指纹”。
“看这里,组长。”
珍妮特敲击着键盘,将连续几天的图像迭加对比:
“核心区的散热点温度恒定在120℃左右,昼夜波动极小。”
她把图像放大,一个规则的几何图案隐隐浮现在热辐射图上。
“这个分布模式……很像某种大型、持续运行的热源与精密冷却回路的耦合,看看这个规整的轮廓?绝对不是常规的热电厂烟囱排放。”
组长戴维斯凑近屏幕,眉头紧锁。
他调出一份加密档案:
“劳伦斯利弗莫尔那边的报告提到过,他们NIF装置的冷却塔散热特征……有点像,但这个规模?”
他指了指热成像图上标出的面积比例:
“这个发热面要大了近十倍!华国人不可能在ITER之外搞出这么大一个激光核聚变装置吧?能量从哪里来?他们的靶场在哪里?”
一个可能的代号掠过戴维斯心头——神光?!那个被传可能重启的计划。
但眼前的规模远超预期。
“还有这个……”
珍妮特切换到一个可见光图谱,显示出几段被特殊工程管道掩埋的区域:
“土壤成分检测显示,这里下方大规模使用了铅屏蔽材料,结合我们监听到的沪上振华运输的特殊重载底盘……这重量级,指向高辐射防护需求。”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
莫斯科,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海外物流监控节点。
“马可波罗号”报告一条加密的简短信息通过难以追踪的路径传递回莫斯科中心:
“振华31第四次抵舟山,吃水异常,预估载重超标准值约8000吨,核心构件观察:大型环状结构,特征高纯度铝合金\/复合陶瓷法兰接口,疑为超真空容器基础段,卸载过程异常谨慎,使用非港口标配特制吊具。”
这份报告被迅速整合进已有档案。
情报官伊戈尔翻看着之前数月的情报记录:从大连海关流出的高纯度硼硅玻璃异常采购订单;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属车队频繁向舟山方向运输标有“低温专用”的液氦补给车;以及更早前,那笔数额巨大、来源隐秘的拆迁款项流向黄泽岛原居民账户。
所有线索都汇集指向这个偏远小岛和一个规模庞大的、极其“干净”的工程。
“上报吧”
圣彼得堡,某安全屋。
“瓦西里教授,您看看这个,结合我们之前得到的合肥方面的零星信息。”
SVR的技术分析员将一份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