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教科书般的中式科幻 (3/7)
非孤注一掷,而是人类文明在整个赤道上发出的总攻号角。
当劫后余生的人们仰望重新恢复稳定的星空,当韩朵朵在地下城新家的窗户上贴上“家”字的剪纸,当发动机的蓝色光柱刺破冰层……
刘启沉默地推开车门,踏上被推离木星后逐渐恢复平静却依旧严寒的大地时——冰原之下,是无数沉默的基石。
那些“无价值”的牺牲,恰恰铸就了人类在这冷酷宇宙中挺立不屈的价值丰碑。
这,正是中式科幻的内核:
对生命的最大尊重,不是在于规避牺牲,而是在于面对浩劫时,以千万生命之重托起的民族脊梁,以集体的饱和冲击为代价,换取种族延续那一丝珍贵的星火。
希望,从来都不是廉价的,它是人类用意志、智慧,以及无数的“无意义”牺牲灌溉出来的奇迹之花。
洛珞在整部电影里改动了一大堆东西,但这看似最不被观众所理解的,完全“反个人英雄主义”的这一剧情,他却纹丝未动。
为的就是完整的呈现这一复杂的情感传递。
然而,电影中的人们就没有观众这份闲心,静静的思考了,这份短暂的复杂情绪甚至没能在车厢内蔓延开来几秒。
巨大的失落和绝望笼罩了整个救援队,也笼罩了地下城和空间站“领航员号”上所有幸存的人类。
因为苏拉威西的引擎孤独地咆哮着,却无法改变行星的最终轨迹。
此刻根据播报,整个地球的推进式行星发动机已经启动了71%,转向发动机已经启动了100%,然而……还是于事无补。
苏拉威西发动机那标志性的蓝色光柱再次刺破苍穹,如同地球投向木星的一抹倔强而绝望的挑衅。
然而,指挥中心巨大的主屏幕上,那些冰冷跃动的数字,如同死神的判决书——地球与木星的距离仍在不可逆转地缩小。
赤道转向发动机阵列爆发出的宏伟合力,在木星那令人窒息的庞然引力场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那巨大的红斑,像一个贪婪而冷漠的巨眼,无情地吞噬着渺小星球的轨道,将它拉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刚刚经历了重启苏拉威西短暂振奋的全球人类,心再次被冰冷的恐惧攫紧。
地下城中,绝望的哭喊声、压抑的祈祷声混成一团。
地表上,刚刚点燃希望之火的救援队员们看着头顶越来越近、占满半个天穹的木星红斑,被一种末日降临前的巨大无力感淹没。
刘启扶着韩朵朵,在刺骨的寒风中抬头,那巨大、压迫感十足的木星仿佛下一秒就要碾碎他们。
频道里,王磊疲惫而沙哑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平静:
“各小队报告位置……尽一切可能就近进入掩体……享受……最后的时光吧。”
牺牲了刚子、韩子昂,拼尽全力抵达终点,却发现终点并非希望,而是注定的终结。
这比任何战斗中的死亡都更令人窒息。
而在全球联合政府指挥中心,刺耳的警报声此起彼伏,红光扫过每个人苍白僵硬的脸。
“所有地球公民,这里是全球联合政府最高指挥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