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每一秒都是经费在燃烧 (4/7)
!
海洋蒸发、大地熔融的惨烈过程,虽然被强光掩盖其形,但那无声的、势不可挡的吞噬感,已经通过视觉的压迫传递到了每个人的神经末梢。
强光持续了大约三秒,这三秒在寂静的剧场里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光芒终于如同退潮般敛去。
银幕重归黑暗,只剩下无数星屑和残存的电磁风暴留下的荧光余迹,勾勒出太阳系中心那个狂暴后略显“疲惫”的巨大核心。
而那颗地球曾经存在的位置……空!空!如!也!
只有几缕被彻底“烫平”、尚未散尽的等离子烟雾,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有过一个文明的摇篮。
剧场一片死寂。
唯有观众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心脏狂跳的回响仿佛敲在耳膜上。
刚刚那几秒的冲击,让每个人的后背都渗出了一层冷汗。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摘下眼镜。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刚才那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中。
那烧掉的一千多万经费,此刻都化作了每一位观众瞳孔深处残留的白光与心悸。
这就是《流浪地球》的开篇,在洛珞亲手缔造的“流形引擎”和3D革命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宣告了它的到来。
太阳当然那还没有爆发,但小破球的流浪,就要开始了。
因为太阳已经在急剧老化了,太阳系更是失去了居住的适宜条件,所以人类迫不得已的开启了一项十分疯狂的计划。
第一步刹车时代:停止地球自转。
这意味着赤道线速度归零,否则行星发动机的轴向推力将被离心力撕碎。
行星发动机,也就是重聚变的钢铁巨兽。
这里洛珞在设定上进行了很大的改动
根据原著设定,地球加速至光速的0.5%需持续加速500年,起码要消耗亚洲大陆一半的山脉作为燃料;全程2500年航行预计消耗地球总质量的10%。
减速阶段需同等燃料,最终地球可能损失大量地幔物质,海洋与地下城生存环境面临毁灭性威胁。
等离子体喷射效率较低,因等离子体粒子具静止质量,动量转化效率远低于光子。
完成航行需消耗5.4×10焦耳能量,相当于太阳44.6万年辐射总量,远超当前人类能源产能。
发动机高度超珠峰,单台结构重量达1400万亿吨,全球钢产量需数亿年才能满足建造需求;地壳亦无法承受推力,可能导致板块崩溃。
这些在理论上完全无法闭合的设定,洛珞都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但也并非全部。
毕竟这是电影,视觉效果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最震撼的行星发动机,他不仅没有任何缩小的改动,反而让特效组尽可能做的更逼真,一点缩小或者一带而过的意思都欠奉。
至于不合理……艺术作品总要有所取舍,他要不是真的只会搞科研的老顽固。
在实验室里,数据当然差一丁点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