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41章 一个方案策划书引发的风波 (4/5)

困难:

    “ITER中央螺线管直径5.3米重达千吨,安装周期预计到2015年,方案里的设备尺寸和复杂度,远超当前最先进工程能力。”

    “我们必须在高温超导材料、超导磁体微型化集成、高精度电磁场控制技术上取得根本性突破,这需要系统性、长期的大型工程研发和验证,图纸上的理论设计,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

    陈光华研究员在EAST控制中心,对着屏幕上“夸父”方案要求的激光点火参数和毫秒级脉冲序列图摇头又点头。

    “磁箍缩需要的高能激光瞬时能量注入.这个组合构想在理论上非常精妙!它避开了托卡马克的长脉冲维持难题。”

    “方案里这个压缩点火阶段的动态参数窗口,特别是场强频率与压强梯度的关联图谱,逻辑极其严密,能提出这个,对聚变物理的理解已经站在山巅了。”

    他调出NIF的实时数据:

    “但10^22 W\/cm?这比目前NIF设计极限(10^15 W\/cm)高出整整三个数量级!NIF今年还在调试,192路激光器连预计的氘氚点火都多次推迟,更别提达到设计指标。”

    “毫秒级脉冲序列?我们的光电开关响应速度只有0.1秒量级,完全跟不上这种精密操作。”

    屏幕显示NIF再次延迟点火的消息。

    陈光华苦笑:

    “理论上的点火构想在物理极限上似乎可行,但实现它所需的光学材料、能量存储释放技术、超快控制系统,与我们现有的工程基础相差了不止一个时代。”

    “这不仅是验证激光能否压缩靶丸达到点火条件的问题,更是要重新发明一套激光系统的难题。”

    ……

    大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四份专家报告终于集齐,一同摆在了张云超的桌上。

    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同意”或“可行”。

    每份报告的开篇都充满了对方案理论创新性、逻辑严密性和思想前瞻性的高度评价:

    “自愈蜂巢结构理念理论创新性极强……”

    ——王启明

    “液态金属三合一设计逻辑高度自洽,耦合反馈机制图谱精妙前所未见……”

    ——周建军

    “磁箍缩惯性约束路径选择跳出传统,理念先进……”

    ——李卫国

    “激光压缩点火概念精妙,动态参数窗口逻辑严谨……”

    ——陈光华

    然而,每一个“但是”后面,都是冰冷的现实和技术鸿沟:

    材料需要全新工艺+极端测试装置验证。

    流体稳定性需要专用强磁场液态金属实验回路的长期实证。

    工程目标需要高温超导、微集成、精密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系统性突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兄妹穿越,我靠大哥在末世修仙 没有阴阳师天赋的我独自修仙 书籍1385763 重生七零,大院美人靠灵泉养夫惊全场 全民穿越:我有一座军火库 孕吐上热搜,死对头大佬连夜认崽 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遇莺小记 伐逆,谋断九州 成为向导后顶级哨兵都想匹配我
相关推荐:
主播失忆后:大佬们全都火葬场了 职路高升 放学御剑飞行,白丝校花惊呆了 天山画壁 渣夫骗我领假证,转身携千亿资产嫁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