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鬼谷科技 (2/5)
bsp;保密、安全,是这一片科技园区的打造方针。
尽管在人口如此众多的进程,而且还是在人流量不小的京城大学里,打造一座这样的科技园,想要保密到哪里去是不太可能的。
但许青山的计划里本身就需要有多层的套皮来完成遮掩。
华夏斥巨资支持许青山对更加深入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突破,这样的一层皮,或许能够骗得过一些不太懂科研的人,但遇到心思比较重的人,对方就会很容易想到第二层,明白自己这层皮是为了遮掩更加敏感的项目。
而这座科技园区,就是许青山安排的烟雾弹。
当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京大科技园平台也确实会承载部分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甚至许青山对国内外的年轻学者们发出邀请的时候,用的也是京大科技园的名义。
但实际上的主体却是许青山这几日让邱静去新注册的一家皮包公司,独立在青山资本之外,叫做鬼谷科技。
单单看名字,谁都看不出来这公司是干什么的。
但许青山很快就赋予了它第一个任务。
许青山开发的QSKS,也就是那个目前已经推广到国内外的科算软件,被许青山直接挂到了鬼谷科技的名下。
而鬼谷科技的注册地点则根本不在国内。
在许青山的特意安排一下,自己从小米拿到的一些非财政核算收入,也都用巧立名义,给到鬼谷科技,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看,邱静所注册出来的鬼谷科技都很像是许青山的财务转移公司,专门用来进行财税拆解和灰色交易用的。
许青山个人的科技园股份,也被放到了鬼谷科技去。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很容易就能把人绕晕,还不便溯源。
为的,就是之后许青山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操作,例如绕过一些技术封锁,进行多段式的设备、技术转移,最终把东西运回国内。
也能在实在没法控制局面的时候,把专利风险都推到一个空壳上去。
许青山的计划紧锣密鼓地筹办了起来,只是在热闹的京城之中,或许很多人根本没有察觉到一股暗流在涌动。
这股暗流正在缓慢地推动着,华夏这个庞然大物往前挪动,有时候往往只需要一个节点推动一步,就会让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质变。
只不过许青山手里的团队可根本不知道许青山在做什么。
毕竟许青山每天还是待在办公室里,不管是研究员还是学生有需求的时候,他都会帮忙指点一下,看起来就像是完全沉浸在数学问题一样,除了偶尔接一接电话出去跟人见个面之外,没有什么异常。
刘若川这大半年的时间也忙得焦头烂额的,实验室里的工作不断地推进着,他们就像是被绑了根胡萝卜在身前的牛马一样,拼了老命的完成这一项又一项的任务,除了过年的那几天稍微放松了一些,其他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不过实战确实能够带动着科研人员快速的成长。
目前许青山的实验团队里,这些年轻的学者和学生们在许青山大量的项目堆积一下,一个个的学术能力进展的飞快。
且不谈,每个人各自努力拓展出来的钻研领域。
就许青山实验室里这帮学生们写论文期刊的功底,就不是普通研究生能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