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院士班与闽江学者评审委员 (2/4)
并不是普通人能学的东西跟智商的关系也没有那么那么的深。
若是真要具体的来说,那就是帝王之术。
未来团队一定会越来越大,但实验室的重心并不能因为目前的成就更偏向于数学方面就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工作。
当然他考虑的这一些跟其他人没有太大关系,也就只有刘若川经常被他拎过来加班讨论。
目前许青山的团队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年轻的。
就算是年纪最大的王隗和薛雪情,也还有两年时间才会毕业,更不用提那帮刚入学的新生了。
稳定和年轻就代表着能更好地画饼。
但只是一味的画饼,并且没有任何的变现的话,这帮聪明的年轻人自然不会有激情干活。
可如果像许青山现在这样,硬生生的自己凿出来了一块巨大的蛋糕,让这帮年轻人们快速的尝到了甜头,那他们也有可能会因此松懈下来。
毕竟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研究生阶段所需要的paper已经足够了。
他们完全可以倚仗着现在得到的成果来保证自己硕士阶段或者博士阶段的顺利毕业。从而把剩下那么多年的时间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包括非学术部分。
从感情上来说,许青山是支持他们去热爱生活的。
但是从实验室运营的角度来讲,他必须要有所规范,才不会让这帮年轻人们一旦松懈下来,就再也捡不回原来的状态。
对此,刘若川提出来办法有两个。
第一那就是许青山不断地创造出更大的蛋糕,并且能够把这些蛋糕分润出来,从而让年轻人们不断的吃饼,被画饼,吃饼,被画饼,最后成为一直昂扬向上的驴。
当然,他们的努力肯定会有所收获,并且比普通人收获得更多。
但那样对于许青山来说,压力会很大,而且某种程度上会让学生们过度依赖他,到时候这帮学生毕业了之后,很有可能整个人生的最高学术成就就是待在许青山的实验室里取得的,因为他们会丧失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灵性和开拓性。
刘若川有说,如果许青山只是单纯追求最好的实验室团队成果的话,那这样做是再好不过的。这能让许青山的团队用最短的时间冲击到华夏最顶级科研团队的地位。
这个地位同样代表着许青山在国内的行内行外的极致影响力,以及最顶级的资源包。
这个办法刚提出来就被许青山否定了。
用他的话来说。
“这种事做我是完全能做得到,但我不想我的学生一辈子都笼罩在我的阴影之下,我更希望我带领出来的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而第二种办法。
则是创新型福利体系的建立,也就是在学术之外的部分给出更多的福利,而这部分福利需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能推动学生自主地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做出成果来。
刘若川提是提了,可许青山问他要送什么福利,他又一时间说不出来,只说回去研究研究,到时候再议。
许青山原本也是打算好好想想,可一位千里迢迢赶来的客人,让他把注意力先转移到了正事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