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终有一日,我会取而代之 (2/5)
毕竟,这次夏令营的事,也是顾校长亲自促成的,丘先生这次不请自来,本身就踩在了华清和京大的雷点上。
要不是他地位超然,身份特殊,早就被人踹沟里了。
但自己可不能是以告状的姿态。
毕竟说来也奇怪。
人家丘先生刚来的时候,气色还挺不错的,说着想给学生们开开讲座,也想见见许青山,甚至话里话外都在表达自己对许青山的欣赏。
只是老头不太会做人,也低估了许青山和田刚师生之间的感情。
因为老头只是纯粹地通过成果来判断的。
许青山现在做出成绩的领域,其实都不算是田刚擅长的。
比起是田刚亲自教导出来的,丘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许青山天赋异禀,过往的报道也证明了这一点。
既然没有那么深的教导之情,自然就有墙角可挖。
但他明显低估了交情。
田刚和许青山的师生关系有别于丘先生认知中的师生关系,反而更接近一种亦师亦友的感情,在学术上交流不算太多太深入,可在完善学术世界观、学术认知的环节,田刚可谓是尽心尽力。
这种事。
丘先生一辈子都不会那么做。
他是学者,不是保姆。
就算是告诉他这样做就能得到许青山的认可和情谊,他也会不屑去做。
这也是今日争吵之始。
许青山给顾炳林发了一封邮件,客观地陈述了一下这次事件的情况,省略了丘先生和田刚师生两争吵的内容。
邮件的目的,是希望顾炳林能够重视一下两位关系对于这一次夏令营的影响,不要让一些言论再起,也不要因为这次冲突而影响了华清和京大的合作。
许青山并没有用多么华丽的辞藻和煽动性的语言。
因为他很清楚,没有必要。
通过几次打交道,许青山已经很清楚顾校长的为人和智慧。
年轻人是没有必要在这样充满经验和富有智慧的智者面前秀智商和心机的,那只会显得自己幼稚。
简单了当地提出问题,客观叙述,提出需求,就足够了。
果不其然。
方云海和薛雪情都还没有把办公室收拾好,田刚都还没有返回办公室准备去开讲座,顾炳林就第一时间拨了电话过来。
“青山,情况我已经大致了解,华清这边我会注意,京大那边我等会联系一下老周,还有华科院,这件事交给我们处理就好,你安安心心地办你的夏令营,别说是院士吵架,就算是世界大战开始,也不会影响你的夏令营的,放心吧。”
顾校长说话的时候沉稳有力。
“两校的友谊不会因为个体的恩怨而中断,而你作为两校合作的枢纽,也自然不需要担心太多。”
既能够体现出他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也能体现他的立场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