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校企地三方合作之路 (2/5)
科大南迁的因素太多了,但当时庐城真的是力排众议,当时那么穷的一个地方,选择顶住了所有压力,勒紧裤腰带接收了落魄得无处可去的科大师生。”
邱涌说到这一点,突然嗤笑了一声。
“庐城当时有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分一半给科大,但京城的资源实在是太好了,科大也就一直想要回京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导师就在说,科大那边又在给部里打申请了,还先建了研究生院,明明庐城费了那么多心力接收了他们,投资了他们,扶持了十几年,他们的心也还是在京城。”
“当时华清就有不少人在讨论,也不知道是为庐城感觉不值呢,还是纯粹不喜欢科大的做派,当时就在说,庐城这是好心喂了驴肝肺,会因此拖累了城市的发展。”
“可谁知道呢?87年确定了无法回迁以后,庐城还是给科大批了西区的地,然后科大就真的在庐城扎根了下来,一年两年的看不到成果,可十年二十年,这几年,科大的成果可出了不少,而且几乎全都在庐城派上了用场。”
“我当年也会在想,庐城这么对待科大,是不是有些不值,是不是过于冒险,是不是一点都不稳定。”
“但现在看来,这座城市从当年就已经展现出了绝佳的投资天赋。”
“现在华清想要和庐城谈合作,庐城都不怎么爱搭理我们。”
邱涌说到最后,自嘲又无奈地笑了笑。
“庐城不搭理,那是庐城的损失,投资这种事向来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
许青山突然接口道。
“华清也谈不上错过,毕竟也只有在京城,京大和华清才是永远不可撼动的Top0。”
“嗯?哈哈哈,也是。”
邱涌的莫名惆怅被许青山一句话驱散,爽朗地笑了起来。
“而且,没有庐城,这不是还有鹭岛么?”
许青山不遗余力地推销道。
“邱院你要是信我,咱回去就去找两个校长商量商量,咱们京大华清怎么说都是兄弟院校,要是我们能一起和鹭岛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然后把鹭岛这边作为我们京大华清的实践基地、应用基地,不管是做技术转化,还是城市投资,那都是有优势的。”
许青山心中打着自己的算盘,卖力地忽悠着邱涌道。
“校企政三方稳定合作,而且鹭岛这边环境多好啊,到时候过来这边做项目的导师,还能顺便疗养疗养,这环境,这气候,不比北戴河的好多了?”
“你小子是想着到时候自己过来鹭岛这边常驻是吧?”
邱涌毫不留情地一句话揭穿了许青山的算盘。
“瞧你这话说的。”
许青山嘿嘿一笑。
“你想想啊,华清和京大都有交情,学术嘛,也小有成果,这工业嘛,也略懂一二,还是闽南本地人,我这里里外外多少都懂一些的,不让我劳累劳累,麻烦别人多不好啊?”
“你啊你,我是没什么意见,看你们周校同不同意了。”
“哦?你没意见,你不用去问校长的?”
许青山好奇地问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