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明牌通天代(5k) (4/6)
目必须要紧密地切题,不用太复杂发散,不过基本上这些题目都会给。”
“想要做好数学建模,你们首先要搞清楚几个东西,首先,题目要求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针对第一问,建立了怎样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又是对哪些问题进行了简化,运用了什么部分的知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拆解。”
许青山一边说着,一边在小白板上一项一项地写了下来。
“先想好完整的求解思路。”
“要用什么方法,什么样的程序,针对性模型的求解,方法,工具,计算,求解,解决。”
“随后要把建模的特点,例如模型的优点、相较于传统模型的优势,算法的特点,结果检验,可靠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等等,一一呈现出来,不要有遗漏,要显得专业一点。”
许青山看着自己面前这两个乖巧坐着奋笔疾书的少女,等到她们停下了手里的笔,他才继续说道。
“关于模型建立的要点,你们两一定要保证好沟通和交流,浣溪的所有思想都要在论文正文中完整地体现出来。”
“但是一定要记住。”
许青山说这个话的时候,面向的是江浣溪。
“数学建模面临的问题都是实际问题,不用过度追求数学意义上的高大上,评审组只会因为你解决了问题给你高分,而不会因为你用的算法和方法足够高级就给你高分。”
“模型要实用,要有效。”
“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要用高级方法。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要用复杂方法。能用普及度高、理解门槛低的方法,就不要炫技。可以创新,但要能落实。”
许青山侃侃而谈,就饭前这么点时间。
他还真就什么材料都没有拿,就手里一根马克笔,在这里讲了快一个小时,正反两面的白板都被他写满了。
江浣溪看着许青山,怔怔地发了会呆。
她突然有些怀念。
许青山的这种状态,就很像是去年年初的时候,龙江实验组建起了尖子小班。
许青山也是这样意气风发地站在讲台上给他们讲课的。
那时候她就坐在前排,悄悄地看着许青山。
一直到许青山朝着她伸出手。
他们的故事才是真正地开始。
用手背稍微碰了碰自己滚烫的脸颊,江浣溪回过神来,继续做笔记,把许青山的要求记录下来。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晚上吃晚饭以后,我打印一些历年的特等奖答卷,你们摸一摸感觉。”
许青山合上了马克笔的盖子。
“通过前面那么多届特等奖的特点总结,就很容易看出来评审最重视哪些部分的表现,虽然每一届评审都会有调整,可大赛的整体基调是不会改变的。”
许青山最后说道。
“从评审的角度出发去建模、写作,事半功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