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捷报与风暴(6K求订~) (3/6)
同时,这只四足机器狗还能识别非常多的物体,并根据最初输出的指令,做出相对合理的应变。
换而言之。
这只四足机器狗已经可以胜任一定的作战需求了。
是的。
吕尧一开始就是把四足机器狗当做军工产品来设计的,军工产品的需求往往是比较高的,要求安全可靠,续航持久,容易维修,方便操作等等特质。
而这些特质也是民用市场的需求,如果幻械科技的机器狗可以一定程度上达标军工市场的需求,那么哪怕开发程度还不是那么高,也是可以下放到民用市场的。
得益于骆马湖那边AI算法的进展,幻械科技的无人机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而随着2016年下半年,因为国际争端而发生的,针对韩货的抵制,也给国内科技产品市场创造了出了一块需求。
所以吕尧打算趁着这股风气,在年前帮助幻械科技进行一次产品的发布,不过这次吕尧就不打算亲自上阵了,他打算把王玉树推到台前,他自己则在幕后营造声势。
他要把王玉树的幻械科技打造成国内堪比大疆的高新科技公司,同时依靠国内堪称工业克苏鲁的能力,逐渐把幻械科技抬进军工产品市场。
所以。
王玉树当初搞出来的无人机模块化设计,吕尧是非常喜欢也非常支持的。
无人机本身的造价不算贵,技术含量和高精密性也一般,往往是挂载在上面的模块化摄像头甚至要比无人机本身的造价还贵。
但王玉树之前搞出来的模块化摄像组就很好,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摄像组模块拆下来,换上相对廉价的摄像头,然后挂上些其他的东西,配合算法操控,那就攒劲多。
幻械科技那边传来的好消息很多,但跟吕尧接下来收到的消息相比,幻械科技那边的技术突破就很一般了。
因为——
微光国际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成功攻克了14nm的芯片制程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们就能完成14nm级芯片的量产了。
这个消息的威力实在是太劲爆了,犹如深水炸弹一般,当这个消息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通过人与人的传播,送到吕尧手里的时候,吕尧愣是被这个消息震得好半天都没缓过劲来。
如果吕尧没记错的话,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芯片厂商,技术都还集中在40或者32nm这个级别,只能为一些相对低端的产品生产芯片。
哪怕是国芯集团,目前主要能量产的芯片,也是32nm这个级别的,28nm还在研发生产阶段,无法做到量产。
但梁伯嵩博士加入微光国际后,仅仅用了十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就帮助微光国际,从之前的45nm级芯片制程,将其直接提升到了14nm级……
这中间的跨度,有40,32,28,16四个跨度!
要是让外界知道了,怕不是脑壳都能吓飞起来!
即便是吕尧有着留学未来的经验,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被震得头皮发麻。
现在可是2016年啊!
14nm的制程技术是去年的时候才开始普及的,下一代7nm级的芯片要等到三四年后的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