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会死人的(6k求订~) (2/7)
,芯片吕尧都希望能在未来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他们自研自产了,但他目前的身子骨还是太单薄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菊厂确实是深谋远虑,人家在2012年的时候就坚决的决定转型,舍弃给运营商做贴牌手机的业务,坚持做自己的自主品牌。而且人家确实也做的牛逼。
短短五年时间就悄无声息的抢占了大量的市场。
并且在芯片自研方面取得了相当了不得的成就。
可惜他们终究算错了局势。
这五年的时间菊厂把大量的精力都投放在芯片架构的设计自研上了,但芯片设计的再好,没办法自己生产都是空中阁楼。
这次有着先知视角的加持,吕尧是打算把这部分短板弥补的。
当然。
他本人是没什么技术力的。
但他知道国内其实在芯片制造上被卡脖子后,一直都在奋起直追,中芯国际先后突破28nm,14nm的芯片制造工艺,并在2023年实现多重曝光技术,可以制造但不能量产性能不输7nm的芯片。
2025年底更是能够实现7nm芯片的量产。
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中芯国际通过制备技术的改进,用duv光刻机实现更小线宽的电路蚀刻,也是实在被逼得狠了。
其实7nm的芯片性能上也完全够用了,甚至对手机来说性能是绝对过剩的。
因为在现在的2015年,芯片的制程都还是14nm,英特尔,三星,积电,联电,格芯等芯片制造大户的制备工艺流程都还是以14nm为主的。
一直到后面的2017年,芯片主流工艺才进入10nm。
然后英特尔就倒在了这里。
之后格芯倒在了7nm。
最后芯片大厂就剩下三星和积电。
三星虽然拥有5nm的芯片制程工艺,但他们的良品率始终上不去,于是在高端芯片行列,积电在2020年后一家独大。
但积电后面一直跟着一个中芯国际。
如果真能把euv光刻机搞过来,哪怕只是图纸……那还真是未来可期的。
毕竟中芯国际在今年,也就是2015年就已经突破了28nm工艺量产的技术壁垒,进入主流代工市场了。
开车回去的路上,吕尧真就还在思考这件事情。
买是肯定不现实了。
但偷是一定有希望的。
思索良久后,吕尧给简筱洁发去信息:“有空吗?出来坐坐啊。”
简筱洁过了会儿回复道:“你最近是不是很累啊?”
吕尧乐了:“怎么突然开始关心我累不累了。”
简筱洁:“[偷笑][偷笑]你发来的信息好像有错别字。”
吕尧看着回过来的信息直接无语笑了。
他最近想的事情都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