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 (2/9)

张声势,如此焉能不败?今郑、鲁、齐三邦举兵伐宋,卫、许、郕、蔡者,即便出兵助我,亦只是奉君薄面应付了事而已,定当不会舍生忘死护我疆土!臣意宋室之事还需宋人为之,齐、鲁与我素无冤仇,可使流言间之,郑军当为伐宋主力,可以精兵集中攻之,君臣同德上下一心,定可退敌取胜称霸中原!”
  闻言,宋公与夷亦觉靠人不如靠己,此战若胜,中原再无人敢与其争锋。
  当即下令满朝文武,谨遵孔父嘉之言行事,着孔父嘉为将,举国之兵尽由其调度。
  为保万全,宋公与夷又遣使前往卫、许、郕、蔡,邀其出兵相助。
  各军备战,期间无话,转眼即至仲夏五月,郑、宋两军对垒延凛边境。
  郑领齐、鲁三师合计八万之众,分别为郑军步卒二万,骑甲一万五,战车五千,颖考叔为帅将之;齐军步卒一万二,骑甲八千,战车三千,连称为帅将之;鲁军步卒一万,骑甲五千,战车二千,羽父为帅将之。宋室亦不示若,举倾国之兵相抗,车、步、骑三军共计亦有六万之众,其中步卒三万二,骑甲二万,战车八千。
  延凛原野之上,两军摆开阵势,绵延数里难望尽头,战鼓雷阵旌旗翻滚,人吼马嘶不绝于耳。
  随之一声号角长鸣,人收声,马低鸣,战鼓骤停,空旷原野归于宁静。
  烈日当空蝉鸣声复起,几处杨柳随风起伏,两军冷面相持,气氛凝重各抱必死之志。
  时过一刻,宋公与夷当先按奈不住,抽出长剑锋芒划过疆场,剑指郑军举兵发难,继而调度营令旗挥动,前阵一万步军获令而起,缓缓压向郑宋边界。
  见此,郑公不动声色,静待宋军杀将过来,着令弓步营开弓待命。
  见郑军未出阵迎战,宋军谓其怯阵,是故加快步伐奔向郑军。郑公姬寐生紧盯宋军,密切关注其动向,缓缓抬起左手,眼见宋军越过边境,进入弓军射程,果断挥手下令,传令旗手挥旗前指,五千弓步手得令瞄敌松弦,箭如飞蝗落向宋军头顶。
  宋军遇阻以木盾护躯,辅以刀枪拦箭,缓步靠向郑军大阵。
  十轮箭雨过后,宋军付之千余步卒性命得以跨过边境,狂奔怒吼杀向郑军。
  待其冲至百步开外,郑公姬寐生下令前军步卒开启阵门让出车道,着后军战车上阵迎敌,但闻战鼓声起,后军五千战车跃马上阵,飞速驰出阵外冲向宋军。
  宋军见敌战车出阵不敢大意,匆忙整军列阵待敌,枪兵在前刀兵居后。
  未待集结完毕,郑军战车已迎面杀至跟前,千乘驰过卷起满天尘土,大地亦为之震颤,宋兵见此心生怯意连连向后撤步。
  此时车上甲首弩箭齐发,宋军枪兵十去其八,待至接战参乘长枪送出,宋军步卒陨命者又近千人,加之驭手驾车冲撞践踏,减员又近千人。
  及此,宋军前阵步卒损兵折将几近半数,首番交战已显败像,然未闻金鸣收军之声,剩余宋兵只得与敌血战,枪兵寻隙刺杀车上甲兵,刀兵冒死拦车断取马腿。
  郑军战车当道,宋军步卒几无做为,一番血战,郑军战车损毁数乘,宋军为之又付出近千将士性命。
  宋公与夷见此方才下令鸣金收军,宋军步卒闻令撤军,郑军战车于后追击,追至距宋军大阵一箭之地,为宋军箭阵所迫亦退归本阵。
  至此郑宋大战首轮交战宋军败北,宋公与夷知敌彪悍,不敢轻举妄动,下令紧收军阵屏息待敌,不再主动出击。
  郑军虽占后发至人之便侥幸获胜,然战场之势瞬息万变,郑公姬寐生亦不敢乘胜出击,下令三军严阵以待静观其变。
  如此,两军僵持至午后。
  兵书有云:兵者,勇锐之气也,时之愈久,挫之愈深,不可久待也!
  郑公姬寐生惯征疆场深知此理,由是决计趁敌人困马乏之际发动突袭,令旗一挥着令骑兵营全线出击掠阵,两翼骑甲受命,万骑快马破风而出奔将上阵。
  红日高挂,郑军发动突袭,宋公与夷措手不及,只得仓促应战,不及排兵布阵以谋取之,硬起头皮亦遣骑兵迎战。
  宋军首战告负,为保此阵必胜,骑兵营倾巢而出,二万骑甲犹如决堤洪水涌出各处阵门。
  顷刻间,两军缠斗于一处,快马穿行尽闻刀兵之音,人头攒动但见血雨纷飞。
  两军酣战至黄昏,郑军面对宋军以多胜少之势,渐显战力不济,郑公姬寐生下令鸣金退兵。
  见郑军回军撤退,然有齐、鲁两军为其压阵,宋公与夷不敢贸然追击,亦下令收兵。
  日幕西山,延津平原之上尸横遍野,血红大地于夕阳映照下分外凄凉,自此之前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骑兵交战。
  天色渐晚,两军各自后退十里扎营,齐公姜禄甫、鲁公姬息会郑公姬寐生于中军帐之中,论及今日战事,齐公姜禄甫出言慰道:“郑公今日与宋军较阵,战局上论郑公一胜一平略胜一筹,战势上论宋军损兵数千元气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岳家连 长公主是恶雌,大佬们哭着求她疼 退队妳们提的,我组新团急什么? 一统三国才发现是超神 狐仙美人:我用画卷封百妖 系统提前两年降临,我成神了! 兽世娇宠:戏精美人,多子多福 剑主诸天 神鬼传说 末世: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
相关推荐:
岳家连 兽世娇宠:戏精美人,多子多福 我以神话铸长生 大唐:最狠太子,李二求我别杀了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