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圣人的缝隙 (2/3)
sp;那篇论文的扫描件,被作为优秀学生范文,保存在了档案库里。
本·卡特把那篇论文下载了下来,发给了里奥。
里奥打开了那份PDF文件。
论文的标题是《创造性破坏:后工业时代城市转型的唯一路径——以匹兹堡为例》。
只看了第一段,里奥的呼吸就开始变得急促。
整篇论文的观点,与科尔特斯现在所表现出的那种亲劳工的激进左翼立场,截然相反。
年轻的科尔特斯,在这篇文章里,用一种充满了新自由主义精英式的冰冷口吻,盛赞了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
他认为:“对于像匹兹堡这样的老工业城市来说,那些无法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传统产业,比如钢铁产业,它们的消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政府任何试图去保护这些落后产能的努力,都是在阻碍城市的进步。”
他甚至还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强大的工会组织和过高的劳工福利,是拖累城市经济活力,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的枷锁。”
在文章的结尾,他总结道。
“匹兹堡的未来,在于吸引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发展金融、医疗和高科技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传统工人阶级的失业,是城市为了获得新生,所必须付出的阵痛和代价。”
里奥把这份论文在自己的脑海里展示给了罗斯福,罗斯福的声音里充满了猎手发现猎物踪迹时的快感。
“抓到你了,小狐狸!”
“这就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一个靠着铁锈带工人选票上位的激进派政客,在他的骨子里,却认为这些工人是应该被历史淘汰的负担!”
“他那亲民的形象,他那为工人阶级呐喊的姿态,全都是一场为了骗取选票的表演!”
“我们该怎么使用这份材料?”里奥问。
“直接把它公布出去吗?”
“不。”罗斯福立刻否定,“那太浪费,也太粗暴了。我们要把它变成一个公共议题,变成一个能持续发酵的政治事件。”
罗斯福为里奥设计了一套详细的引爆方案。
“你让弗兰克立刻去安排一个绝对可靠的自己人,一个看起来像普通钢铁工人,但头脑清醒,口齿伶俐的人。”
“让这个人去参加科尔特斯后面举办的一场社区选民见面会。”
“让他在最后的问答环节,拿到提问的机会,然后,装作不经意地引用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去问科尔特斯一个他无法回避的问题。”
“什么问题?”
“让他这样问:‘科尔特斯先生,我读过您在大学时写的一篇关于匹兹堡经济的文章。我想请问您,您是否真的同意,为了匹兹堡的未来,我们这些钢铁工人,是我们这座城市必须牺牲掉的代价?’”
里奥立刻就明白了这招的狠毒之处。
“那他会怎么回答?”里奥问。
罗斯福笑了。
“他只有两个选择。”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