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荣誉裹挟真相 (1/4)
昭和十四年(1939年)六月十三!
边塞暖风吹过新京的街道,却带不来丝毫暖意。
诺门罕前线失利的详细战报仿佛一根针,径直插进了关东军司令部梅机关以及所有日伪高层的心窝。
坦克中队损兵折将,第二十三师团装备损失惨重,“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苏蒙联军的钢铁洪流面前,露出了脆弱的底色。
耻辱!前所未有的耻辱!
这种耻辱感迅速转化为了歇斯底里的疯狂!
整个满洲乃至华北的日军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然开动到极限。
铁路线成了最繁忙的动脉,一趟趟军列如同输血的针管,拼命地想要堵住北方草原上不断失血的伤口。
沪市,南方运输部,三楼副部长办公室。
从陆运课长升到运输部的二把手,陈阳的权利增加了,工作也同样增加了。
运输部二楼陆运课,电话铃声,电报机的嘀嗒声,下属急促的汇报声,各地催物资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空气灼热得仿佛要燃烧。
地图上,代表军列运行的红蓝箭头密集得令人眼花缭乱。
运输部另一位副部长吉田大佐就坐在这片混乱的中心,脸色有些苍白,眼窝深陷,仿佛几天没睡好觉。
不过,尽管非常疲惫,他依然冷静地处理着每一份文件,下达着每一个指令。
在外人看来,这是尽职尽责到废寝忘食的表现。
而同为运输部副部长的陈阳,却享受着与众不同的惬意时光。
仿佛外界那些匆忙,繁重的运输任务跟他丝毫没有关系。
明明是他在协调所有物资进出,吉田的团队只是在管理运输方面的事宜,两人就算不会同样忙碌,也不至于相差这么远。
可现实就是如此,从十三号开始,各级运输压力大增,各式物资调配单几乎跟小山一般压下来。
陈阳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北上物资的优先级供应权限,他已经将南方运输物资压了半个月。
到现在南方也要物资补助,只能让吉田想办法,把东西运到目的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给各方势力准备的物资。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那些他私底下走私的各种物资!
陈阳的走私手段不见得多高明,而是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精准的在庞大的体系内部完成微创式的“偷梁换柱”。
利用副部长的职权申报“计划性损耗”……
日军后勤系统本身存在固有的漏洞,尤其是在如此高强度的运转下。
陈阳敏锐地利用了这一点,在审批运往“第23师团弹药补给”的清单时,基于该部队上报的“激战损耗”,在核准数量上,额外增加百分之三到五的“计划战损储备”。
这微小的百分比,在数以万计的弹药基数面前,汇聚成的绝对数量是惊人的。
这些“多出来”的弹药,(主要是三八式步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就是歪把子,以及九七式手榴弹),会被换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