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唐青莲 (3/4)
bsp; 同时,下面又接连有人走上二楼。
刘凌见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便也开始查看周围有没有熟悉的对联。
对对子作为文人雅士的爱好之一,规矩也是相当繁多。
首先肯定是要字数相等,其次便是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
然后便是结构、断句、平仄、词意、节奏、音调皆要与上联相对应。
还有便是文字要简练,不得为求对仗工整而滥竽充数。
最后还要和上联的意思相对。
若上联说的是太阳,那下联能对得上的便只有月亮。
若上联说的是风霜,那下联便多是雨雪。
这其中有所出入也可,但不能太过。
比如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
下联对成:雨打羊毛一片膻。
这虽勉强对得上,却十分不雅。
科举是不考对对联的,所以刘凌也从未研究过这玩意,此时他只期待能看到一两个相熟的对子应付一下便可。
这时候,也有人书写相对,有的人对仗工整,旁人自然没有意义,若有的人滥竽充数,则立即会被其他书生们讥讽嘲弄。
脸皮厚的大不了将自己的对联摘下来,脸皮薄的直接便下楼走人。
刘凌足看了十几条对联,才终于找到了一幅相熟的上联。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虽说不在同一时空,但文化总有相近之处,这幅对联刘凌便曾在某热播剧中听到过。
他当即提笔书写了一番,然后将下联交给了赵玲绮道:“赵大才子,挂上吧!”
赵玲绮低头瞧了一眼,随即便将下联读了出来:“除夕年尾,新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嘶!别说,还有点意思!”
说着赵玲绮便将这对联挂到了墙上。
旁边的书生们见又有人挂对联,连忙上前查看,因为唐青莲几人的存在,三十多幅对联已经被对上十几幅了,若再有人对上,怕是就轮不到他们了。
所以这些人便想要找茬,将这下联挤下去。
然而,当看到刘凌的这幅下联之后,一众书生,却也只得摇头看向别处。
就算有几个想要强行挑刺的,思虑一番之后也没想出什么相应的词语来,最终也只能作罢。
而这时,徐晶也来到桌旁提笔书写了一番,将自己的对联挂了上去。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人生似梦,百年万古英雄!”
徐晶刚将下联挂上,旁边便立刻有人道:“这等勉强对上平仄的,也算是对联?”
“就是,根本是逐字相对嘛,意境完全不对!赶紧摘下,免得丢人现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