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要晴了 (2/5)

陈仓与咸阳县,泾阳县的官仓,再看天水郡的官仓。”

    闻言,褚遂良站起身从书架上又拿下几卷的卷宗,看了粮食调度的记录,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每个月都有粮食往西送。”

    以往在关中登基的皇帝,会将粮食囤积在洛阳,这就有了洛阳行宫所在的意义,皇帝时常会去洛阳。

    杨广修建了大运河之后,也曾在洛阳居住很久。

    而当今太子则是将粮食囤积在了潼关。

    褚遂良看着一卷卷的记录,思绪中出现了一条条运粮的路径。

    从两年前开始,关中的粮食一直在调动,不断地运送去河西走廊,这条运输路线从潼关为起点,经过渭南,长安,咸阳桥,一路过了陈仓去陇右,再前往河西走廊。

    关中的粮食一直都是活动的,而非囤积在某一处。

    现在只要一个调令,存放在各县的粮食当即就可以送去河西走廊。

    陇山以东的几个县半月之间就能与河西走廊凑齐三十万石粮草,最多两月就可以运送到安西都护府。

    关中的粮食是活动,各县粮仓市场互相调度,有人说打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对太子来说,兵马就算不动,粮草也一直在调动。

    看似各地官仓的粮草并不多,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粮食就在运输途中。

    褚遂良写下调令,交给于志宁。

    于志宁接过调令,确认之后,便脚步匆匆离开。

    关中的大雪依旧在下,李承乾听了太监的禀报,确认于志宁已带着调令离开,便也就放心了。

    当陛下召见了军中诸将来商议西域战事,太子的三十万石粮草就已在路上了。

    贞观十二年就要在大雪过去,成婚一个月有余的李承乾,站在兴庆殿外,看着眼前的雪景,听着殿内的谈话。

    谈话的声音有些朦胧,张士贵为主将,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

    李承乾就这么站在殿外,一言不发。

    殿前的太监问道:“太子殿下,殿外很冷,容老奴去禀报陛下,让殿下入殿吧。”

    “不用,孤走了。”

    言罢,李承乾走入了风雪中。

    这个太监错愕在原地,又连忙行礼送别了太子。

    长安城,王玄策与裴行俭不同,裴行俭还留在河西走廊准备在天山一战驰援张士贵大将军。

    王玄策倒不在意这场大战,因军中传来了消息,这场大战参与的将领实在是太多了。

    这天,一个士卒走入了四方馆,他扫视四方馆内的诸人,朗声道:“阿史那杜尔!京兆府调令,命你回突厥领三万突厥骑兵,于五月之前到安西都护府,归入郭大将军麾下。”

    “喏!”

    四方馆内传来了一声高喝,吓得正在瞌睡的桑布扎一个激灵。

    阿史那杜尔的嗓音太敞亮。

    这个士卒传了话语带着人就离开,禄东赞搁下手中的笔,看向吃着汤饼的慕容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乱世悍卒,娶媳妇就变强 首辅大人请自重,这一世是我不要你了 被虐重生,亲人们可识得人皇幡? 血月代行者 我觉醒了修仙面板 我继承了大佬的御兽图鉴 谁把遗言落这了? 我们法师是这样的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重回七零:跟着小白脸爸进城吃软饭
相关推荐:
乱世悍卒,娶媳妇就变强 首辅大人请自重,这一世是我不要你了 被虐重生,亲人们可识得人皇幡?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重回七零:跟着小白脸爸进城吃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