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275章,五木之戏 (2/3)

意,但词句却记了个七七八八,单论识字与记诗,恐怕不比同龄的太学生要少。

    牛肃观察了良久实在忍不住,问江朔道:「溯之,这些诗文你都看的懂么?」

    江朔道:「字尽都识得,只是有些典故不知出处。」

    牛肃有些不信,指着其中一篇,道:「溯之,你把这篇念给我听听。」他这样是说话简直像师傅教学生一样,略含命令的语气,江朔却不以为意,朗声诵读道:「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腾若流星。

    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读到这里,江朔忽然停下,道:「北海李使君,这位为东海勇妇上奏免罪的李使君,是李邕李使君吗?」

    牛肃对于江朔能读出这首诗已经颇出意料之外了,而听他话里意思竟然还认得李邕,更感意外,道:「不错,这里写的李使君便是北海太守李邕,这位勇妇替丈夫报仇之故事发生在今夏,世人多感佩她为夫报仇之节烈,正是李使君上奏朝廷,才免了她一切罪责。今秋故翰林李太白携友同游齐鲁之时,听闻此事,才写下了这篇五言古诗《东海有勇妇》。」

    江朔一听,更是惊喜,道:「我说这首诗怎么文笔如此熟悉,原来是太白先生所作,他也在北海郡么?」

    牛肃听了更奇道:「溯之,你还认得李太白?」

    江朔叉手道:「牛司马,实不相瞒,我本是太白先生的书僮,当年陪着他走水路北上西京,但在汉水上遇到了意外坠入河中,从此主仆再未相遇。其后,太白先生入京为翰林侍奉,又被赐金放还,我则误打误撞做了江湖盟主、漕帮帮主,又游历了东北半壁山河。现在想来虽只四五年光景却恍如隔世。」

    牛肃惊讶的合不拢嘴巴,道:「此话当真,你真的曾是李白的书僮?」

    江朔道:「千真万确,不信司马请看此物。」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油布包,打开来看是一个随身卷子,递于牛肃。

    牛肃见那卷子甚厚,外层沾满了黑色的不知是血是油的东西,展开来看,这卷子由不同纸张拼贴连缀而成,边缘已经多有磨损,更有水沁火燎的痕迹,展开卷子,只见卷首写了李太白诗集第十一,上面以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载了一首首诗歌,开始十几首的字迹甚是稚拙,到后后来就写的熟练圆润的多了,墨色有浓有淡,显然不是一次写就的。

    细看其中的诗篇,有一些他在杂报中曾见过,大部分却都没未曾见过,他见过的多是李白在寺庙或者酒楼的题壁之作,未见的则是李白日常所写,李白作诗随写随弃,若非江朔记载,这些诗歌可就难以存世了。

    牛肃是文士,手里握着此卷轴如获至宝,如何肯放下,这样看了快一柱香的功夫,才恋恋不舍地掩卷慨叹,对江朔道:「溯之,你果然是太白先生的书僮,何等奇遇,竟然让你做了江湖盟主……奇哉,奇哉……」又道:「你说你四五年前还是李白书僮?如此说来你习武至多不过五年光景?难道说……世人说李白师从裴旻,剑术非凡,竟然是真的?」

    江朔道:「不敢欺瞒司马,我确是四年前才开始学艺的,武功并非太白先生所授,只是其中种种神奇经历、机缘巧合,可说是一言难尽了。」

    牛肃知江朔不愿提及自己功夫传承,这在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蝴蝶印记 和逆序米恋爱翻车后 共感后,恶毒女修被绝嗣大佬宠哭 公司里全是前女友,这班能上? 无敌剑道 夺我身份?玄门神女你高攀不起 地藏诡术师 二两娘子 弃女替嫁:昔日情郎唤我嫂嫂 冰不厌诈
相关推荐:
武侠:穿越岳不群,振兴华山 昼寝入梦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长生仙路 聚宝仙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