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字迹对比 (2/3)
?”
崔述轻轻拍着扶手,先回答陶令仪的问题:“提了,提完之后,她倒是本能地反驳了一句胡说八道,但紧跟着就闭口不再多说。”
萧直方脱口道:“她是不是蠢,都被当成弃子了,还这样嘴硬!”
陆承务道:“她不是蠢,是手里拿捏着把柄,料准了郑大人要保郑行之,就不会不管她。这也是她为什么听到陶氏三房二小姐偷取书信后,会镇定下来的原因。”
杨玄略赞同地点一点头。
崔述继续拍着扶手,回答韦明远的问题:“据郑守墨交代,郑大人的不少公务都是他代为处理。此外,郑行之小时不爱读书,不少功课,也都是由他代为书写,久而久之,也就会了他们的字迹。”
说着,提起腰间悬挂着的金粟袋,从中取出半张楮皮纸,顿一顿后,递给身后的婢女,让她拿去给了陶令仪。
楮皮纸上的字迹,是他在审完苏见薇后,特意拐到男狱,让郑守墨写的他与苏见薇意图谋害陶令仪的部分内容。
屋中几人,看过郑行之字迹的仅三人,一个陶令仪,一个杨玄略,还有一个萧直方。
先给陶令仪看,是有郑行之笔迹的三封书信,是由她找到的。
陶令仪接过楮皮纸,展开之后,打眼一看,确实跟郑行之的字迹一模一样。
仔细观察,却有不少差异。
就以笔压举例,郑行之的字迹起笔轻,行笔重,收笔锐,而郑守墨的字迹却压力平均。
再以墨色举例,郑行之的字迹枯润自然,蘸一次墨,至少得写五字或以上,而郑守墨的字迹则明显蘸墨频繁,蘸一次墨,至多写上三个字。
最后就是书写习惯。
郑行之受新朝影响,如“爲”字,会连笔简写为“为”,而郑守墨在写“爲”这类字时,会有一个突然中断的过程。
这还是陶令仪仅看了两遍搜出来的那三封情书后,凭感觉发现的不同。如若将两人的字迹放在一起比对,她一定还能发现更多的差异。
知道杨玄略、萧直方几人也在等着看郑守墨的字迹,陶令仪又看了两遍,便将楮皮纸还给了婢女,由婢女拿出屏风,递给了杨玄略。
“陶小姐可看出什么差别来了?”杨玄略接过楮皮纸时,随口问道。只是话才出口,就‘哟’了一声,“还真是像,那三封书信,大人可带回来了?”
崔述起身,在书桌上,将三封书信拿过来,递给了他。
杨玄略将手旁的茶壶、茶碗递给萧直方,又抽出帕子,将茶几擦了一遍后,将三封书信打开,一一铺在茶几上,同楮皮纸放在一起。
韦明远、陆承务及张行俭都围了过来。
“这老贼倒是有几分本事,”仔细比对了片刻,杨玄略啧啧称奇,“若不细看,还真叫他给蒙混了过去。”
陆承务点头:“乍眼一看,确实很像,细看之下,倒也有很多不同,就比如……”
“还是让陶小姐先说吧。”韦明远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她是倚仗身份之便,才查到的那些证物,还是真有本事,现在就可见分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