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重视李治 (2/3)
br /> “长安民心快速稳定,还是因为大家对于我大唐之国力有信心。”
“而我大唐之国力,则有赖于父皇您多年治理,说到底,一切都要归功于父皇的英明神武。”
李泰的鼻子都要气歪了。
之前,他是最能找各种角度拍自己父皇马屁的了,没想到,现在本该他说的“台词”,却被幼弟抢了过去。
李治这小子,藏得够深啊,以前怎么没看出来竟还是个小马屁精!
但是,这番话他只能藏在心中,万万不敢露出来。
否则的话,那不是也证明了他过往对于父皇所说的话,也是在拍马屁,而非出自真心?
李泰现在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自己的弟弟讨得父皇欢心。
果然,李世民听了觉得极为欢喜。
哪怕英明神武,喜欢臣子进谏如李世民,面对幼子的马屁攻势,其实也是没有太多抵抗力的。
“好了,你之前已经做得很好,不过为父还是要提醒你。”
“将士出征在外,那么他们留于国中的亲人,便要好好照应,只有如此,将士们才能心无顾忌地在外征战,懂吗?”
李治并没有表现自己的事后诸葛亮,而是很谦虚地作出受教姿态。
“父皇教训得是,若非父皇提醒,儿臣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回到王府之中,必与诸多属僚商议些好办法,安定将士之亲人。”
李世民微笑着点了点头,脸上显得更加满意了。
李泰这次不等李世民点他的名字,便主动站了出来。
“父皇想得真是太周到了!不仅晋王受到提点,儿臣也觉得自己以前做得很是不够。”
“父皇命儿臣全权负责为前线将士提供军中所需,想一想,那些将士在前线为我大唐征战,最需要的除了粮草和军械兵器之外,便是自己的家人安全。”
“所以,此事也在儿臣的职责之内,儿臣一定会好好安抚他们,发予财物,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李世民点头道:“好,青雀你能举一反三,朕心甚慰。”
“只不过,朕已经提点过了稚奴,对你而言,此事便非重中之重了。”
李泰的脸色直接僵住。
父皇虽然还是夸奖了他,但他却表现得轻重不分,对于陛下考虑太子人选之时,这却不是一个好的表现啊。
李泰没有思考自己太过心急,反而偷偷怒瞪了李治一眼。
这次他可没法再迁怒于自己的太子皇兄,只能把恨意寄到了李治的身上。
这小子,竟然也开始得到父皇的重视,以前自己对他真是大意了。
李治抿了抿嘴,现在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他想要的呀!
正如在府中与岑文本相商时所说,他现在确实希望得到立功的机会,得到父皇的重视,但却不能引起两位兄长的警惕!
论起自身所掌握的力量,他还远远不如东宫和魏王,他们会有办法,在不惊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