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84章《赋得金在镕》 (2/3)

/>

    至于除首尾联外,中间各联均需对仗工整,内容需切题,多用典故,文风庄重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他略定心神,提笔先破“金在镕”之题旨。

    “良冶功方炽,洪炉势可钦。

    范模资大化,精金契天心。”

    首联以“良冶”“洪炉”破题,次联引《尚书》“惟精惟一”扣圣贤修德。

    中二联就需要铺陈典故了,陆北顾笔走龙蛇继续写道。

    “跃冶惊欧冶,呈祥忆傅霖。

    千锤光愈粹,百炼质弥深。

    岂逐铅华染,宁随瓦砾沉?

    陶钧凭圣手,砥砺到如今。”

    三联用《庄子·大宗师》“大冶铸金”典,四联化用《荀子》“百炼不轻”句,五联反衬“真金不染”,六联归至“圣王教化”,可以说在层层递进上面完成度还是足够的。

    至于试帖诗作为科举考试专用诗体,以五言八韵十六句为常式。

    最后两联结尾就得慎重一些,得符合试帖诗“起承转合”中“合”的要求,给全诗做升华。

    考虑一下平仄和对仗以后,陆北顾写道。

    “愿进《洪范》颂(仄仄平仄仄),铿锵协八音(平平仄仄平)。

    圣朝重器识(仄平平仄仄),万世永传吟(仄仄仄平平)。”

    “圣朝”对“万世”,“重器识”对“永传吟”,对仗很是工整。

    而全诗韵脚“钦、心、霖、深、沉、今、音、吟”同韵,确保一韵到底。

    而以此收束全篇,也算是升华“金在镕”的象征意义范仲淹的《金在镕赋》就喻指人才经淬炼终成国之重器。

    毕竟,范仲淹都明确在赋的结尾写了“士有锻炼诚明,范围仁义。俟明君之大用,感良金而自试。居圣人天地之炉,亦庶几于国器”了,要是不按这个自己发挥,反而会被扣分。

    那么这诗写的怎么样呢?

    从文学角度来讲,其实很一般。

    但是考试还真不是考文学,也正因如此,试帖诗这种诗体,除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没什么能传世的好诗了。

    但是,写的确实是符合科举考试要求,契合科举诗颂圣主题。

    总而言之,能破题有典故有升华,平仄和押韵都没问题,从科举考试临场发挥的角度已经算是不错的应试诗了。

    铜锣又响,诗卷收讫。

    陆北顾搁笔时,指尖已微微发僵,他活动了下手腕,目光扫过竹帘外逐渐到了中天的日影,心中估算着时辰。

    赋题应该马上就要来了,简单吃个饭休息一会儿应该就是最后一门策论,大概考到下午就能出去了,然后就是阅卷官判卷子、排成绩。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在今天黄昏之前,就能出结果了。

    前面考的都不错,剩下的不能阴沟里翻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国术!大宗师 斗罗:我怎么穿成大反派了? 洪荒:从巫族小兵开始,捡词条成为盘古 东京:超凡寄生 邪龙出狱:我送未婚妻全家升天! 武道登神 斗罗:一根命运笔,书写未来 万人迷穿成万人嫌后嘎嘎乱杀 穿越古代,科技碾压历史
相关推荐: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洪荒:从巫族小兵开始,捡词条成为盘古 邪龙出狱:我送未婚妻全家升天! 病娇男主搞强制?她嫌弃,让我来 仙路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