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论川关盐钞法试行事疏》 (2/3)
; 臣请试法于成都、秦州二地,成都府岁拨井盐,许江淮商贾持铜钱入蜀请引。秦州置粮盐场,以解州盐为质,商旅运粮至渭北诸寨者,每石给盐钞,二者许于汴京榷货务兑。
然法不可不密,防不可不严。蜀盐出井,无印者以私盐论;秦州纳粮,虚冒者依军法治。益州转运使司月具铜钱出入数,秦州粮盐场旬申粮钞发放额,皆快马直报三司。如此,则奸蠹无所容,法度得其宜。
初行交子,始自成都一府;变革茶法,试于淮南⑤一地。今试盐钞法若有成效,则蜀中岁得铜钱,渐解铁钱折阅⑥之弊;秦凤年省漕粮,可减脚费万缗。而朝廷握通兑之枢机,坐收商贾之利柄,纵有未臻,不过停罢二处试法,无损大体。
臣无任恳款激切屏营之至⑦,谨奉表以闻。”
待墨迹干涸,陆北顾交由李磐呈给了张方平,张方平看了看又把这张纸递给了赵抃。
这时候氛围已经轻松许多了,张方平笑问道:“这文风,比你如何?”
赵抃工诗善书,诗风具有清新律切的特点,很有“宋调”诗歌的风貌,是此时大宋文坛上为数不多专攻诗而几乎不写词的大家,时人评价其诗有陶渊明古淡之风。
至于书法,境界则要更高。
赵抃的书法笔端正严谨,点画润秀,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偏向“丽”的书风,但却并不算“媚”,相反,其结字较传统颜体更为宽散,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自成一派,可谓当世大家。
“文如其人。”
赵抃细细看毕,似是很合他胃口,只道:“君子藏器,不轻示于人,然出匣,必有流光。”
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张方平点了点头。
“你的这套东西我不能白用。”
张方平看着陆北顾,问道:“想要什么奖励?想做官吗?若是想的话,我与赵转运使现在就能联名保你个万户县的主簿。”
说实话,这奖励挺诱人的。
主簿虽然是从九品,属于最低等的官员,干的也都是统计户籍、管理钱粮出纳和文书档案等差事,但放到一个县里,那就是能排进前五的实权官员。
不用辛辛苦苦去考那录取率低到可怜的科举,直接一步成官,换成其他人,恐怕马上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但陆北顾却摇了摇头,只道:“学生还是想考进士。”
“好!有志气,考进士才是正道。”
张方平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当着几人的面,他提笔认真写了封信,边写边说道。
“我把你推荐给了欧阳永叔,你的事情我在信里写了......若是异日你真的考中了进士,有机会与他见面,想来他也会喜欢你的。”
陆北顾心头一震。
这封推荐信,可太有含金量了!
欧阳永叔,便是欧阳修。
暂且不提其本人以及“庆历君子”这个朋友圈,对于一个后辈来讲,是何等恐怖的庙堂资源。
仅说欧阳修作为如今大宋名副其实的文坛领袖,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只要能得到他的指点和赞许,那就必然可以名扬天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