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最后的准备 (3/4)
bsp; 陆北顾连忙先对冯京作揖为礼,冯京亦是还礼。
冯京打量着陆北顾。
眼前的青年身形挺拔,面容虽略带倦色,眼神却湛然有神,举止沉稳,丝毫没有新科省元常有的骄矜之气,心下先有了几分好感。
他早从岳父富弼和各方传闻中知晓此子才学不凡,更难得的是心性似乎颇为踏实。
陆北顾也带着对这位传奇前辈的好奇,细细打量着冯京。
冯京是二十八岁中的状元,娶的是宰相之女,在历史上,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在五十岁的时候进为参知政事,堪堪位列宰执。
而这个速度,在仁宗朝的进士里已经算是非常快的了。
因为仁宗朝的其他名臣,如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从通过殿试到位列宰执,一般来讲是需要二十六年到三十四年不等时间的,平均时间为三十年。
实际上,仁宗朝跟太宗朝、真宗朝前中期的庙堂环境截然不同。
是绝对不能拿太宗朝用了十一年时间到宰执的吕蒙正,以及真宗朝用了八九年时间到宰执的王曾、李迪,来类比仁宗朝的名臣们。
因为太宗朝和真宗朝,是大宋正式开始将“重文抑武”作为国策推行的时期,朝廷急需大量人才,也有大量的官位提供给这些人才。
但到了真宗朝后期以及如今的仁宗朝,“冗官”现象愈发明显,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得慢慢熬资历,而且需要拥有包括地方治理经验、中枢部门任职经历,以及重要改革参与经历等全方位的履历,才可能有资格挤进政事堂。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要是朝中没有强力靠山,或者中间搞砸了什么事情,亦或是政绩平平,那么这个时间,就要延长到三十多年甚至四十多年了。
甚至就算是一切顺利,也不能拿现在的标准来看以后。
毕竟最近这些年,宰执们的平均年龄也有了显著上涨的趋势,基本上五十多岁都算是年轻的了,大部分都是六十多岁。
陆北顾想了想,自己就算中状元,估计升迁速度也不会比“我有一个宰相岳父”的冯京来得快,乐观点估计,就按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的速度来算,进政事堂也差不多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了。
一想到正常升迁要等自己变成老头才有机会施展抱负,陆北顾也是颇感惆怅。
“也可以往好的方面想,至少自己知道历史的大概走势,熬个几十年还有机会登台施政,‘黄州惠州儋州’的概率反而不大.不过从今年的省试题目来看,历史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已经发生了细微的改变,那么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也不好说了。”
而这些想法,也只是他心中一转念的事情。
这时候,宋庠嘱咐道:“当世是难得的实务干才,文章很有独到之处殿试虽然也重经义,然如何切中时弊、洞悉圣心,亦是关键,今日便由当世与你切磋一番,你可要仔细听,认真学。”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陆北顾再次对着冯京深深一揖:“有劳前辈指点。”
“不必多礼。”
冯京抬手虚扶,语气平和:“你我皆是读书人,今日便如同学之间切磋学问即可.听闻你于省试之中,文章老辣,见解超拔,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