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京城居大不易 (4/7)
nbsp; 但他缺乏混迹江湖的经验,又不识字,签契书的时候就被人给套路了,后来发现利息跟说的完全不一样,他告到官府,可对方人证物证俱全,就算县官可怜于他也打不赢官司。
眼看要被逼得家破人亡,黄石一不做二不休,灭了恶霸满门。
不过他是个有担当的,虽然想过一走了之,但既怕连累老母,也怕让县官因此背责任,索性自己就去投官自首了。
再然后,就发生了陆北顾从合江县北上,在泸州北部的驿站里遇到了他的那一幕。
“那你若是身体恢复好了,一人能敌几人?”
陆北顾好奇问道。
自从穿越以来,得益于大宋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他真没见过什么战斗场面,所以对于这个时代“武林高手”的战斗力,也没什么概念。
黄石认真地想了想这个问题,诚恳答道:“得分情况。”
他没说废话,很快就如实道来:“战阵厮杀与江湖争斗不同,若是战阵厮杀,没法真的说‘一人能敌几人’,就算披甲,兵荒马乱之中被流矢射中薄弱处,亦或是被钝器击中,战殁也就是眨眼之事。”
“那江湖争斗呢?”
“也得分情况。”黄石解释道,“在敌我皆无甲的状态下,若是对上寻常武夫,我手中有枪棒等长兵,敌人只有刀剑等短兵且没有大盾、弓弩,在正常地形我足以以一当十;徒手相搏,在正常地形我足以以一当五,若是只能正面一对一的小巷或室内,便是十几人也不在话下。”
陆北顾虽然不懂武术,但古代军事常识还是懂的,冷兵器战斗,有甲跟无甲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所谓江湖争斗,肯定都是无甲的,武器无非就是哨棒、朴刀,敌人大概率也不会有正经的盾牌、弓弩,有块门板顶在前面就算是已经很懂战术搭配了
毕竟在大宋私藏甲胄、弓弩都是违法的,要是什么民间势力拥有这些玩意,还敢公然拿出来与人争斗,马上就会有大批禁军前来围杀了。
“我家姐夫是捧日军的都头,听他说最擅钩镰刀法与箭术,若有机会,倒是可以武会友一番。”
钩镰刀是长刀的一种,刀背中部有一突出的有刃侧钩可供钩割之用,主要用劈、砍、钩、割等招式,临阵时十分方便,目的就是对付有甲敌人,纯粹是为了战场厮杀而诞生的兵器。
不过钩镰刀不属于宋军制式长刀,宋军制式长刀只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掉刀、戟刀和笔刀这七种。
而贾岩的钩镰刀法是家传的,已经传了三代了,也正是因为这一手绝学,他在捧日军中小有名气,至于骑射则是他自己练出来的,据说有纵马狂奔而五十步穿花射叶之能。
“竟是如此吗?”
黄石也起了兴趣,答道:“上四军中的高手,那定是要讨教一二的。”
实际上,大宋戍守在东京开封的禁军里,最能打的就是上四军,而上四军里最能打的,却不是那些中高级军官,而是基层军官。
跟靠出身的中高级军官不同,这些基层军官才是真正凭武艺吃饭的,若是武力不出众,是压不服下面士卒的,至于指挥能力反倒在其次。
而贾岩的这些技能,包括对付有甲敌人的钩镰刀,以及精准骑射,明显更适合马战。
黄石的武艺,无论是枪棒还是拳术,则都更适合步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