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你搁这养死士呢? (2/6)
而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去年刚刚经历了中风差点窒息的赵祯,其实已经看透了人心,举目四顾,他很清楚,除了必须要依附于他而生存的大押班们,便只有女儿福康公主是真正地关心他。
而不管是皇后、宗室子、文官,亦或是些其他什么人,都在盼着他龙驭上宾那一天的到来,只有他驾崩了,这些人的权位才有机会马上更进一步,庙堂也才会重新洗牌。
“传旨。”
赵祯哑着嗓子说道:“追赠狄青中书令,谥号‘武襄’,朕.于禁中致哀。”
声音在空阔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寂寥。
在禁中致哀,总没有人能管着到他了,他如是想到。
邓宣言领命悄步退下。
赵祯独自一人,望着窗外被雨打湿的宫墙,久久未动,雨声淅沥,落在赵祯的耳畔,都仿佛在为他失去的将帅奏响哀歌。
他的脸色在昏暗的宫灯下显得格外苍白,连月来的操劳和接连的打击,让这位本就体弱的君王更显憔悴。
不知道过了多久,脚步声轻轻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陛下,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包拯求见。”
赵祯收敛心神,揉了揉眉心:“宣。”
包拯迈步进殿,绯袍金带,神色肃然。
刚才在殿外等候的时候,雨水已经打湿了他的官袍下摆,甫一迈步,便在殿砖上留下淡淡的水痕。
包拯依礼参拜后,便开始禀报近日开封府的政务.漕运疏通、坊市治安、春耕备播等,可谓条理清晰,言辞简练。
赵祯静静听着,偶尔发问。
总的来讲,包拯治理开封,确是尽心尽力,整顿各处的手段亦是颇有章法。
待政务禀毕,包拯却并未如常告退。
他沉默片刻,忽然整了整衣冠,向着御座深深一揖。
“陛下,东宫之位虚悬已久,天下臣民无不引颈企盼,心怀忧惧。臣斗胆叩问,关乎国本之大事,陛下何以久拖不决?”
殿内空气骤然一凝。
侍立的宫人内侍皆屏息垂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赵祯了解包拯的刚直,但立储之事,牵涉太深。
他虽然已经接连痛失三子.景祐四年杨王赵昉夭折,庆历元年豫王赵昕早逝,庆历三年荆王赵曦早逝,但心里始终存着一线希望,想要由亲生子嗣继承江山。
而朝臣们对此事的频频催促,难免让他心生猜疑。
这些人,是真的为国担忧,还是想借此押注未来,博一个“从龙之功”?
赵祯的目光看向包拯。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与文彦博、韩琦、王尧臣皆是天圣五年进士。
如今文彦博高居相位,韩琦掌枢密院,王尧臣亦跻身宰执之列,而包拯却刚刚到权知开封府的位置。
按大宋官制,从权知开封府欲晋身两府,通常需历经御史中丞、三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