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范仲淹图什么? (2/3)
“赚名声不够?”
“不够,这事是要实打实地花钱并且得罪一部分人的,韩家名声已经很大了,不折损即可,无需做这种费力的事情。”
陆北顾沉默片刻,说道:“我卖你个消息,能让你家接下来把做这件事情赔的钱多赚回来,但是你得保守这个秘密.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韩子瑜有些不置可否,他知道陆北顾有才华,但他真的不认为,陆北顾身上能有什么能让他们韩家赚大钱的消息。
毕竟,陆北顾说到底,也只是一个颇有潜力的州学生罢了。
以他的地位,能接触到什么重要消息?
更何况,既然他知道,为什么不自己去赚这个钱呢?
“范晋公秋天会来泸州,接下来泸州的淯井监和南井监一定会有变动,具体怎么变动我不知道,但是只要囤积铜钱,必然会得利。”
听了这话,韩子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讶神情。
泸州本地大族,对于朝政并非一无所知,实际上他们的消息来源往往更加广泛,得到的消息也更及时。
因此,在泸州州衙得到了接待范祥的命令后,像是韩氏这种大族也很快通过州衙里的胥吏知道了.这是早晚的事,为了迎接这位即将升任转运副使的大员,不管是出人出场地,还是到时候举办宴会,到时候都得通知他们。
而结合范祥的履历,以及大宋那众所周知的艰难财政,不难猜得出朝廷是要对盐法动手了,所以范祥才会来全天下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的泸州。
因此,陆北顾的前半句话验证了他确实有可靠消息。
而后半句话,却是连韩家都不知道的宝贵信息。
但只要稍一思量,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如果陆北顾没撒谎,那接下来的盐法变动,肯定跟铜钱有关系,而四川是出了名的缺铜钱。
所以,大概率以后川南的井盐,都得用铜钱买了,而不是现在可以用铁钱、铜钱、布帛等任意手段去购买。
只有获得了信息差,才能提前做准备从而进行套利。
而这种消息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未知。
陆北顾愿意先告诉他,足以证明其诚意,而陆北顾肯定也是担着风险的。
但这也让韩子瑜有点发懵:“陆兄,这你是如何知道的?你这么甘冒风险又是图什么?”
“范仲淹当年顶着贬官的压力开仓放粮图什么?”陆北顾反问。
韩子瑜默然。
半晌之后,他方才喟然叹道:“真君子也。”
“陆兄是真君子,我也做不出拿了消息不帮忙的小人行径,陆兄且在州学安心等着吧,此事韩家定然会出手。”
见韩子瑜起身,陆北顾问道:“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实施过程没什么需要陆兄做的。”韩子瑜想了想说道,“不过我家的粮店一旦开始给老弱卖低价粮,城中一定会有人聒噪些流言出来,若是陆兄能提前写出易于传唱的童谣、传说,先发制人以安民心,顺便能为我家邀些名声,那就再好不过了。”
童谣、传说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