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此才一石,我占十一斗 (2/6)
p; 小女孩眨了眨眼,声音清脆道:“不妨给他先看看词再说,叫他知难而退。”
书生立刻点头,心想这少年虽然一副志在必得模样,但只怕看词后便要打退堂鼓了。
他先叫耶律延禧看自己的元宵词:“这位公子,须超过在下这首。”
耶律延禧观那书生自家所作,脸色渐渐难看,瞅一眼书生瞅一眼词,心说宋国一个卖灯小贩诗词都写得这般好吗?拿去上京便为佳作了,叫大辽文人情何以堪。
书生观他神情,不由心中有数,笑道:“公子再看看李姑娘的,然后再决定是否作词吧。”
接着他又把刚才自家抄写小女孩的词在耶律延禧面前一展,耶律延禧只看了半阕,眼珠子便差点滚落地上,指着小女孩道:“这是你作的?”
小女孩道:“正是小女,这位公子想要指教吗?”
耶律延禧吸了口气,刚才那书生的词他还能够比试一下,这小女孩的词却想都不要想,根本就不可能超过,只怕再写十年都超不过对方。
他道:“你莫非姓苏?还是姓周?”
小女孩眼珠一转:“我知你说的是何人?我姓李,不过苏家翁翁是我父亲的老师。”
“姓李?”耶律延禧不由疑惑,心中思想半天也没想起宋国有什么李姓大词人。
“别想了。”这时赵倜带着元小仙等人走了过来。
他已经听到两个对话,此刻道:“她叫李清照,是东京有名的小才女,父亲李格非原是太学博士转工部,为苏轼弟子,她自小便有词名,许多士子都不及。”
耶律延禧闻言不由恍然,但是心中却失落无比,这灯看样子得不到了,若强行作一首词也不会比上对方,而且输给个小姑娘实在丢人,传回辽国必被皇室其他人耻笑攻讦。
“你,是你这坏人?”李清照这时看向赵倜,顿时神情一变,有些忿忿。
后面老仆闻言吓得惊慌失措,忙低声道:“姑娘还不赶快给殿下见礼。”
说着他跑去前方躬身道:“殿下莫怪,我家姑娘太小,说话口不择言,都是无心之词。”
李清照此刻低了低眉眼,行了个万福,却不说话。
赵倜微微一笑,他在李清照眼中可是大大的坏人,前两年有一次郊游,在城外山旁看见李格非一家人正游玩作诗,他心血来潮上前作了两首将其全部压下,尤其李清照的一首诗,直接碾压了对方。
但临走之时,他叫对方不能外传,所以他于东京没有诗名,但李清照却是知道。
还有说他坏人是因为牵头新法之事,起新废旧由他率领,此刻庙堂江湖,无不认为他是新法党首。
去年他在苏州,惩治了三朝宰相王珪的季子王仲琓,王仲琓乃是李清照的亲舅舅,李清照生母是王珪的女儿,但去世较早,她是王珪的亲外孙女。
而章惇为相后,立局编类元祐诸臣章疏,召了李格非为检讨,李格非身为旧党,拒不就职,最后被外放去了广信军通判。
王珪当时虽然听从神宗皇帝命令,站在王安石一边,家中余人却不少旧党,也是两头下注,至于李家却全属旧党了。
这些事情放在李清照眼中,赵倜自然是大大的坏人,但她对新旧党之争理解倒还差些,主要是前两年对方在诗上压过自己,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