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家与太后的正式较量 (3/4)
重中之重,如果继续攻打燕京,且不说能够攻下,就算拿下了,又怎么守得住呢?
眼见赵祯都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刘娥继续道:“官家这下明白了吧?在群臣看来,如今御寇才是当务之急,偏偏夏竦还奢谈北进,他们岂能不急着请求赐对?”
赵祯皱起眉头,缓缓地道:“这确实不该……”
夏竦作为北伐的直接推动者,当然是第一个不愿意承认北伐失败的,也不希望与辽国继续签订盟约,所以两封来自大名府的信报,有如此分明的区别对待。
但臣子绑架民意,将前线的战果当作后方庙堂的博弈筹码,也是让天子难以忍受的,赵祯由此就对夏竦恶感大增。
不过同时,这位官家的心里也有了浓浓的疑惑。
夏竦原本并不是太后一力提拔,但此次由他提出《平燕十策》,屯兵河北,最终悍然北伐,就是站到了太后的阵营里面,一荣俱荣。
可此时此刻,这位大娘娘与他的沟通,分明是想将夏竦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何有这样的改变?
脑海中转过这個念头,赵祯开口道:“既如此,就请这些臣子入内,当面进谏奏疏吧!”
刘娥微微颔首:“开殿门!”
半刻钟后,就听一连串脚步声由远及近,二十几位以身穿绯袍为主的官员匆匆走入殿内,一个个气喘吁吁,灰白的胡须颤抖着,行礼后迫不及待地道:“臣等恳请太后、官家赐对!”
刘娥默默等待,见得两府宰执和一群重臣跟在后面入内,各自站好后,才抬了抬手:“诸位卿家请讲!”
……
“我朝虽灭西夏,然党项李氏不过是地方小族,却由此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此次北伐失利,须正视我朝与契丹的差距,万万不可再兴兵戈!”
……
“夏竦居心叵测,故意让信使宣扬,鼓吹此事,还欲言战,岂能一错再错,令生灵涂炭!此獠罪大恶极,当斩之!”
……
“老臣弹劾河西路宣抚使赵稹,庸碌无能,与夏竦暗通款曲,扬言要将河西良马供给河北,助力北伐,却由此激发当地民怨,宣抚司被围,以致威严丧尽!”
“此后放纵部下将领,不受枢密院调派,妄自进兵,此乃祸乱朝纲,遗祸无穷之举!”
“臣附议!”“臣附议!”“臣等附议!请太后、官家治赵稹重罪!”
……
“嗯?”
赵祯起初还没什么意外,听到了这里,突地愣住。
怎么斥责赵稹的声音,竟比起怒骂夏竦的都要多啊?
而且不仅仅是那些请求赐对的御史,连宰执都参与进来了。
实际上这很正常。
历史上的狄青是怎么被文臣疯狂弹劾的?
不是重文轻武,而是指桑骂槐。
那段时间正是仁宗跟群臣对抗的阶段,仁宗膝下的儿子全部早夭,又迟迟不肯立储,宰执重臣们轮流劝说,甚至都开始攻击仁宗不能“简宗庙”,以致于天人感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