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此乃国宝啊! (8/13)
姓干的起劲。”
他十分不解。
因为过去也没几年,可以说完全是同一拨人。
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匪夷所思。
“去问问宋廷到底出了什么人物来治理此处,不就成了。”
同为副使的萧孝先开口提了一嘴。
他是如今皇妃萧耨斤的亲弟弟。
作为接待的宋人给他们说了一下。
如今主持此处的是枢密副使晏殊以及开封府尹陈尧佐。
几个辽国的使者颔首。
“神童晏殊!”
吕德懋摸着胡须忍不住赞叹道:
“南人多聪慧之人,当真不是假的。”
几个正牌契丹贵族皆是不语。
这话说的好像我们都是野蛮人似的,咱们可是继承大唐法统的。
耶律宗福(原名韩涤鲁,被此时的皇帝赐姓名),他是韩德威的孙子。
他们家族主要是靠着团结燕云等地汉人官僚,同时与皇族有亲,在辽国站稳脚跟。
所以面对吕德懋对宋人的夸奖,耶律宗福也是打破沉默:
“我大辽聪慧之人也不在少数,南人愚笨之人更多,吕状元切莫妄自菲薄。”
“哈哈哈,老夫一时间有些感慨罢了。”
吕德懋是因为干过赈灾的事,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他也是因为政绩突出,才被皇帝提拔上来的。
对外他要负责观察宋朝的皇帝,对内则是大量的减少奴隶,推崇律法,增加士子的录取率,以此来增加汉人士大夫在辽国的话语权。
“那吕状元可是要多观摩一下这大宋的青年才俊,我可是听说宋朝最近又有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而且诗词一道冠绝天下,无人能敌。”
耶律宗福作为爬上辽国政权汉人的话事人家族,对于宋国的一些消息,都要及时的了解。
不光是辽国派来的密探,还有他们这些家族派来的密探,主要是为了打探各种消息。
“是吗?”
萧孝先脸上颇为不屑,他可不觉得诗词有什么天下第一的。
但是无论是皇帝还是契丹人的贵族,对于宋朝的诗词都颇为追捧,他也无力改变,只能嘴上叭叭几句。
耶律庶成嘿嘿笑了几声:
“那我可要好好搜集一下这位状元郎的诗词。”
大宋对于契丹人的书籍方面,是进行严格管控的,许多书籍他们都无法获取,除了科举的书籍外,他们只能靠着走私。
几个人对耶律庶成的话都不觉得奇怪。
因为这是个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