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以工代赈,两难自解 (9/13)
甚至能够做些小买卖。
如此一来,厢军越来越多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否则军费开支过大,朝廷的国库也会越来越薄,没什么钱去修理黄河了。
宋煊伸出手指道:
“以工代赈,便是官府出钱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到赈济的百姓参加工程建设获取稳定报酬,以此来取代直接就急的一种策略。”
如此一解释,倒是再次让众人勾起了兴趣。
因为以前都没有人这样做过,大宋的依赖路径就是把灾民编入厢军,给予低保,不让他们造反。
赈济过后,就要让这群人去干苦活累活。
现在宋煊不过是把前后操作的两件事,融合为同时去做的。
王曾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宋煊就是玩了一手朝三暮四的操作。
他把本该赈济的粮食当作报酬,还要拿出一些钱财来对他们干活的“赏赐”作为动力。
同时把这些灾民组织起来干活,不会让他们无所事事的去为官府搞事。
宋煊伸出食指道:“诸位这个以工代赈的好处:
第一,是通过组织赈济对象参加工程建设,使赈济对象得到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达到赈济的目的。”
“第二,在政策实施区域形成一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发挥作用。”
“第三,可在一定程序上缓解政策实施地区劳动力剩余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同时激发百姓是被官府所需要的,而且自己还能挣点钱傍身,不至于一无所有铤而走险,走到违法犯罪的道路上。”
“所以我说以工代赈具有“一石三鸟”之功效。”
“诸位觉得如何?”
有了宋煊确切的解释,连吕夷简都不得不承认,宋煊的脑子就是好使。
以工代赈的法子若是定为国策,那将来大宋闹灾按照这个模版去做事,主抓此事的官员十有八九会获得成功。
另外的那就是看老天爷会不会帮他,不再继续闹灾。
“此法甚妙。”
张知白捏着胡须,对宋煊露出赞赏的目光。
许申虽然想要为自己的上司说话,但是有了宋煊的进一步解释,他也明白,人家的法子是真的能实行下去。
尤其是如今滑州等地爆发洪灾,出现大量的灾民。
光是喂养这些灾民的肚子就要投入很多,更不用再额外征调民夫和厢军去修筑堤坝。
果然状元与状元之间,亦是有差距的。
“用灾民来修筑堤坝,当真是两难自解。”
吕夷简瞥了宋煊一眼,他也是佩服宋煊这个脑子。
可惜就是不能为我所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