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以工代赈,两难自解 (7/13)
br />
最重要的是减免滑州的上供税收,将这部分钱粮留用本地,投入救灾和水利建设。
吕夷简又细细的看了一遍,他觉得陈尧佐的这份奏疏,挺全面的,倒是常规的解决方法。
然后他就与其余人交换着看。
程琳则是提出了让富户捐输的想法,由他带头捐出自家的米粮煮粥赈济灾民,希望带动其余官吏和富户效仿。
最后是请求停止所有的土木工程和营造活动,并且免除遭受灾害的州县的租税和劳役。
王曾也大差不差的看完了,他想要看宋煊的,但是大娘娘丝毫没有往外放的意思。
难不成是写些许冒犯的话?
毕竟每次出现天灾,不是大娘娘、官家背锅,就得是他们这帮宰辅背锅。
“都说说吧。”
王曾等人看完了,最大的感官就是缺钱!
谁都说决口是可以堵上的。
可是灾害范围极大,需要的钱很多。
朝廷给批的预算,根本就不够用的。
“缺钱?”
刘娥让杨怀敏把他们的奏疏都拿上来仔细观看,让他们商讨一下怎么搞钱的事。
议论来,议论去。
度支判官许申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铸造一种大钱,一枚大钱相当于十枚小钱流通使用。
为了压缩成本,还可以用铜铁混合的方式来铸造这种大钱。
当年刘备入蜀之后,为了快速恢复经济,便使用了直百钱的策略,很快就恢复了川蜀的实力。
至于孙权的大泉五百和当千就不用提了,他是滥发货币,东施效颦。
刘娥点点头,她觉得既然刘备能用,大宋也可以用啊。
“宋状元,你也是状元,又写了三国演义,对刘备之事颇为熟悉,觉得许判官的法子如何?”
许申是状元,又与陈尧佐是旧相识。
他曾经布衣时拜访陈尧佐,被陈尧佐看重,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
像这种事,他们这些宰相一般都是最后发表看法的。
“大娘娘,臣觉得这招不怎么样!”
宋煊如此不留情面的话,让众人都觉得他过于口直心快了。
许申瞥了宋煊一眼,想要看看他有何高见。
“哦,不知道宋状元有何高见?”刘娥也没想到宋煊这么不给面子。
“此举乃是饮鸩止渴,蜀中米一斛值钱五十,直百钱发行后,米一斛至钱数万。”
“大宋的钱变得不值钱了,还怎么让其余各国都用宋钱?”
“百姓手里的钱不值钱,值此危机,米价又会大幅度上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